Friday, December 12, 2014

楊月清 : 送別雷震千金美琳女士



民主前輩自由中國創辦人雷震先生千金雷美琳女士追思會今日午後在大稻埕教會舉行! 

"公益信託雷震民主人權基金"由召集人顧立雄律師率眾委員黄文雄、薛化元、向陽、金恆煒、林保華、薛欽峰等前往致意!


經過美琳姊的努力、得到前後兩位總統的協助、執行,創立了"公益信託雷震民主人權基金",更于政治大學成立雷震紀念館及豎立了雷震先生銅,美琳姊:您已完成了心願,為可敬的父親做到最好了! 您九泉之下請安息吧! 


林保華/楊月清致意


***************************************


總統府新聞稿 200637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出席「公益信託雷震民主人權基金」成立典禮,和與會人員共同分享「公益信託雷震民主人權基金」誕生的喜悅。

總統致詞時表示,如果我們能夠學習雷震先生對價值順位的抉擇,民族的情感便能在我們的文化、社會和政治生活中找到適如其份的位置,而不致受到干擾、或者凌駕當前我們仍需追求的標竿:也就是自由人權的維護、社會正義的伸張、以及民主憲政的堅持。也只有這樣,我們才可能更積極團結台灣,心手相連,大步的邁向民主、自由與人權的康莊大道!

總統也指出,雷震先生用他的一生、理念和實踐,告訴我們,在哪裡出生、從哪裡來,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都是民主人、都是自由人,我們堅持民主、自由、人權,不分黨派、族群或貴賤。他相信,這也應該是「公益信託雷震民主人權基金」未來努力的方向。

總統致詞內容全文為:

今天是雷震先生逝世二十七周年紀念日,「公益信託雷震民主人權基金」選擇在今天宣布成立,以紀念這位傑出的人權民主鬥士,意義重大。阿扁受邀出席這個盛會,深感榮幸與欣慰,不過心中也有許多感慨、感傷、感激和感想。

我們都知道,雷震先生和他所創辦的《自由中國》雜誌,在台灣自由報業史上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雷震先生秉持著對自由、民主、人權的理念,結合台灣本土政治菁英參與組織新黨運動的奮鬥,更是戰後台灣民主運動史上可歌可泣的一頁,永遠為今天的我們所緬懷、所感念。

正因為雷震先生和《自由中國》為台灣作出的貢獻,早在1988年,阿扁和謝長廷及周弘憲兩位律師,就曾經為雷震先生家屬,因《雷震回憶錄》遭警總焚燬一案,向政府提出國家賠償訴訟。2000年阿扁就任總統之後,更有機會親赴國史館關切雷震先生和《自由中國》史料保存和整理的狀況,特別是2001226,阿扁在總統府接見雷震先生家屬陳情,本人親自手諭國防部的相關部門在三個月之內成立專案小組來瞭解、來整理,終於促成了《雷震案史料彙編》的問世,使得雷震案的真相得以大白。也因此阿扁更有機會感受雷震先生對台灣的貢獻,並體會他在威權統治之下中為台灣的自由、民主與人權奮鬥不懈、堅定不移的精神。

大家都知道,民主化是一條漫長而沒有終點的道路,只能往前,不能停歇。即使最先進的民主國家,至今也仍然努力深化民主、強化人權。在台灣,狹義的民主化固然開始於八0與九0年代,但廣義的民主化過程則早在一九二年代日治時期就已經開展,台灣文化協會、台灣民眾黨,以及眾多的社會運動團體,都為今天的台灣民主扎下了堅實的根基。阿扁常說,民主是爭取來的,民主不會從天上掉下來。我們所有參與民主運動的人,都曾經站在無數前輩的肩膀上,因而才得以享受今天的成果。雷震先生和他圍繞在《自由中國》的同志,正是這樣的前輩之一。而雷震先生因為曾經是中國國民黨裡的重要人物,他為了自由民主對威權所展開的抗爭,更有別人所沒有的另一種慘烈。

如果諸位有機會閱讀《黃杰警總日記》所描寫的中國國民黨羅織雷震先生鉅細靡遺的佈局,例如蔣介石前總統如何對雷震案的起訴書「詳細批閱,在認為滿意處,曾加圈加點,表示激賞」,以及國史館出版的《雷震案史料彙編》中,又如何在法院判決之前,在總統府主持專案會議,親自批示「刑期不得少於十年」,「覆判不能變更初審判決」等等細節,那是民國49年、西元1960108上午11時的事情,蔣中正前總統在總統府召開專案小組會議,批示刑期不能少於十年,覆判不能變更初判,下午5點的判決果然不錯,刑期剛好是十年,後來的覆判也不可能變更初判,因為初審就是終審。阿扁相信大家都會和我一樣不寒而慄,並因此更加珍惜雷震先生為台灣所付出的一切。

我們感佩雷震先生和《自由中國》的自由主義者,我們敬佩他們無畏於威權統治,用生命、用幸福,謀求多數人的民主、自由與人權。作為當年中國國民黨內的重要人物,雷震先生不為富貴所淫、不被權勢所欺,敢於向威權領導者說不,因而蒙冤下獄,出獄後繼續遭到監控,連晚年寫的回憶錄都遭到沒收、焚燬,這樣的犧牲,何等慘烈;這樣的勇氣和風骨,又是何等的可貴。

除此之外,雷震先生對後來的民主運動也貢獻良多,他所主持的《自由中國》雜誌雖然只存活了十年,卻是威權統治時期台灣人民最主要的發聲管道。主張「民主反共」的《自由中國》,同時也批判「獨裁反共」的中國國民黨,在這個過程中,《自由中國》釐清了自由主義、散佈了民主思想、也傳揚了人權理念,因此成為後來民主化運動最重要的經驗與知識資源。這個思想、論述和民主願景的遺產,對於其後台灣人權、法治、民主和憲政,以至於政黨政治的開拓、國家前途的思考,都發揮了極大的啟蒙作用。

眾所周知,雷震先生是一位自由主義者,同時,也是一位民族主義者。像許多知識份子一樣,雷震先生在政治理念和民族情感之間,也有過困難的掙扎和抉擇。但他最後選擇了民主、自由、人權和憲政,而把自己的民族情感置於其次。為了民主、自由、人權與憲政,他在1972年發表《救亡圖存獻議》,建議宣布成立「中華台灣民主國」,實行民主政治,並且同步召開制憲會議,制定新憲。他甚至表示反對台灣與中國大陸之間建立類似所謂大英國協的關係,也不贊成以所謂「自治領」的方式來界定雙方的關係。原因無他,正因為他把民主自由的價值優先擺在民族情感之前。他就像一位先知,早已看到當時威權的台灣比起極權的中國,擁有有更廣大民主化的空間與機會。

阿扁在這裡講到這段史實,不是在為任何特定的政治立場來說話,而是在提醒國人同胞,雷震這種以自由、民主及人權為優先的認識及其實踐的可貴。阿扁並不否認,民族或族群的情感是人類可貴的情操,但如果我們能夠學習雷震先生對價值順位的抉擇,民族的情感便能在我們的文化、社會和政治生活中找到適如其份的位置,而不致受到干擾、或者凌駕當前我們仍需追求的標竿:也就是自由人權的維護、社會正義的伸張、以及民主憲政的堅持。也只有這樣,我們才可能更積極團結台灣,心手相連,大步的邁向民主、自由與人權的康莊大道!

民主化是一條漫長而艱辛的道路,在這條道路上,釐清我們共同擁有的歷史經驗,累積、鞏固並且深化民主所必需的精神、知識和教育資源,是無分朝野、無分族群大家共同的願望。雷震先生用他的一生、理念和實踐,告訴我們,在哪裡出生、從哪裡來,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都是民主人、都是自由人,我們堅持民主、自由、人權,不分黨派、族群或貴賤。阿扁相信,這也應該是「公益信託雷震民主人權基金」未來努力的方向。對今天「公益信託雷震民主人權基金」的成立,與大家共同分享誕生的喜悅,阿扁比任何人都要來得高興。最後,阿扁要祝福及感謝各位,祝大家身心健康、萬事如意,雷震先生在天之靈永遠


***********************************


相片說明: 


1.民主前輩 雷震先生長女美琳女士追思會在台北大稻埕教會舉行


2."公益信託雷震民主人權基金"2006年3月在陳水扁總統任內成立


3.陳水扁總統親自出席發言


4.雷震基金由行政院長游錫堃(左)策劃成立, (右)為召集人顧立雄律


5.林保華(左)/金恆煒(右)受邀擔任雷震基金諮詢委員


6. 2006年3月因為由美返台出席雷震基金成立大會而順便將家搬回台 北的林保華/楊月清夫婦


多謝參觀,  天佑港台!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