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y 13, 2011

2011.5.13林保華:中國孕婦湧來;香港蝗蟲天下;南都社論暗撐艾未未;川震3週年問題多;「中華台北」是國號嗎?ECFA成效 遠不如預期


2011 5 13《綠色參考》
(提供林保華等人的評論與綠媒以外的信息、評論。)
網站:http://green-not-black.blogspot.com

林保華:中國孕婦湧來;香港蝗蟲天下;南都社論暗撐艾未未;川震3週年問題多;「中華台北」是國號嗎?ECFA成效 遠不如預期

中國孕婦湧來,香港無解    林保華

愚人節剛過,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周一嶽就宣佈,香港公立醫院將限制
接受中國孕婦來香港產子的數量,這是因為公私營產科服務已經飽和,短
期內沒有方法增加產科醫護數目。而私家醫院則因為“向錢看”因素,暫
時沒能限制。

之所以做出這個決定,是因為越來越多的中國產婦來香港生兒育女,從以
前每年不足1萬上升到去年超過4萬,佔整體數字的一半以上,也就是說,
中國孕婦在香港產子的數量,已經超過香港本地孕婦的數量,今年整體孕
婦數目將超越9萬人,中國孕婦排擠了香港孕婦的資源,給香港孕婦帶來
許多困難,如果特區政府不採取措施,還將出現“鵲巢鳩佔”的情況。為
此,特區政府還昭告天下,未來還有7招問世。

        限產令 抵擋湧入的中國孕婦

特區政府訂出香港產子的上限是88千個,因此必須訂出“限產令”,限
制湧入的中國孕婦。早先已經提高對她們的收費,向所有“非符合資格人
士”徵收懲罰性的39千及48千分娩收費。但是因為把香港人在中國的
妻子也列入“非符合資格人士”,因此也有一個叫做“中港家庭權益會”
的組織向特區政府提出抗議。

中國孕婦熱衷來香港產子,原因很多,主要有幾個:第一,逃避“一胎化
”的“超生”罰款;第二,讓孩子取得香港居留權。後者又有許多好處。
根據媒體的總結,總共有10大好處:

1.免花千萬元投資移民,孩子即享香港居權,可申請父母居港
2.生育政策寬鬆,生第二胎不受罰
3.全球143個國家及地區免簽證出入
4.孩子將來較易到歐美升學或移民
5.可自由出入內地
6.香港有 12年免費教育
7.港人可免試或以較低分考入國內名校
8.社會福利完善,孩子可享救濟金等
9.終身醫療保障
10.居住環境安全,就業率高

當然,以香港生活程度之高,來香港產子,也不是普通老百姓負擔得起的
。起初,在香港產子的費用大約港幣(下同)2萬多元,最近增加到4萬多
元。對中國的各級權貴來說,都不是問題。加上有了“自由行”,可以隨
意來香港,所以才出現來港產子趨之若鶩的現象。

這裡就涉及到,為何中國孕婦在香港產子,就可以取得香港居留權?這是
香港《基本法》第24條的規定:“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以前或以後在香
港出生的中國公民”可以成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雖然早在十幾
年前香港就有人發現這是重大漏洞,並且希望堵住,但是北京置之不理,
因為這樣才便於中國人大量來港產子,實現北京對香港“摻砂子”的目的
,以改變香港的人口結構。因此這些意見反而被認為有搞“港獨”之嫌!
這是好大的帽子!結果就形成目前如是情況。

        發財機會 私院想方設法賺錢

由於公立醫院必須聽命於特區政府的“限產令”,就為私立醫院大開發財
之門。即使是公立醫院,也才只是構想或初步的做法,因此有關的中介也
必然“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當然,還是以私立醫院的空間最大。尤其
隨著限制的落實與擴大,在“物以稀為貴”的情況下,價格也勢必升高,
增加業者的發財機會,更推出五花八門的賺錢手段。

因為公立醫院的“限產令”,使私家醫院的床位更緊張,赴港產子費用5
月份還要上調。但不少中國孕婦表示,費用多一點可以接受,更為這個行
業打開廣闊的前景。目前 私家醫院的產子套餐報價可謂豐儉由人,有經
濟套餐、舒適套餐、白金套餐、銀鑽套餐和金鑽套餐,價格從6萬至20
元不等。

食物及衛生局終於在428公布7招應對,包括中國孕婦須證明懷孕情況
正常才獲簽發預約證明書、打擊非法中介人、由衛生署統籌及記錄各私院
簽發預約證明書防止造假等,下月底公布具體方案。但各項措施能否有效
執行已經遭到業界質疑,公立醫生組成的產科服務關注組認為程序複雜,
不如直接“封頂”,控制中國孕婦赴港分娩數目;但私立醫院聯會從本身
利益考量,認為現時訂下限制數目言之過早。

但是考慮衛生署會統一發出分娩預約證,產子中介擔心日後財路被斷,因
此已經千方百計,務求可以斂財。深圳多家產子中介公司,職員均稱可安
排本應被拒來港的懷孕逾七個月孕婦,在深圳接受香港醫生產前檢查,並
可安排?位和協助取得“預約產前檢查及分娩服務確認書”,即預約證。
為此還可以幫他們修改懷孕日期。

還有深圳一家產子中介公司女職員表示,如中國孕婦沒有預約證,她可選
擇乘坐公司的中港七人車來港,只要穿鬆身衣作遮掩,一般可輕易“衝關
”成功;過關後孕婦會被安排往香港宿舍居住,臨盆時召救護車往急症室
,如“衝關”失敗將分文不收。

如此種種匪夷所思的手段,其中的費用自然也要相應炒高。這可謂道高一
尺,魔高一丈了。

        給台灣的教訓

問題還在於,在私家醫院生意大好的情況下,他們的資源也是有限的,必
然要向公立醫院挖角,也就勢必影響公立醫院對香港本地產婦的服務。因
此政府不可能因為“自由經濟”而放任不管。但是如果採取措施禁止中國
孕婦在香港產子,不但可能惹惱北京當局,也有違人道,因為一旦臨盆的
產婦送到醫院門口,醫院可能拒絕接受嗎?因此最後必須要修改基本法。
然而這樣一來,難道表明北京支持“港獨”?這實在是兩難啊。

這些事件,應該給台灣提供教訓,未來台灣與中國的“交流”中,如何堅
守主權,尤其在自由行之後,大量中國人來台所衍生的社會問題會很多,
中國孕婦的產子,只是其中一個,即使法律並不完全相同。

《看》雙周刊  87  2011.5.125.25

(穿越30多年時空的重要評論,以及人生的酸甜苦辣,請看
林保華部落格  http://blog.pixnet.net/LingFengComment
新舊評論還在繼續增加與上網中)
(要了解中國最新重要資訊,請觀看台灣青年反共救國團網
http://www.twyac.org內的“共產中國”網站:
http://redchina.ning.com

蘋論:從《蝗蟲天下》看中港價值觀變遷
20110511
(14)瀏覽人次:2,133回應:0
FacebookTwitter轉寄朋友文章回應
前天,本報頭條新聞是:浸會醫院狂收孕婦;昨天,本報頭條是炒賣奶粉,廉署拘 18人。兩則頭條新聞,都與內地客在香港的行為有關。使人不安的是,內地客對香港的侵擾,已不僅是資源爭奪,而是影響香港社會的價值觀:私家醫院為錢而濫收孕婦,有信譽的超市也難遏制賄賂的內地歪風了。
香港社會價值觀漸被扭曲,也從輿論中看到。 66歲朱婆婆挑戰港珠澳大橋的環評報告,香港建制派和親中報紙,批評司法覆核拖延了工程進度,阻礙香港經濟發展。相反,內地傳媒及網民,反而認為,如果內地一個老太太可以挑戰政府,連年不斷出現的拆遷暴力和悲劇也就不會發生了。胡佳、譚作人、趙連海、艾未未和一批維權律師不正是為了維護憲法保障的人民權利,而被當局扣押、判刑嗎?
二月底,香港有人創作出網絡歌曲《蝗蟲天下》。在公開媒體幾乎完全沒有提及的情況下,短短兩個多月, YouTube點擊量至昨日為止已達 377,000多。使人感意外的,倒是內地媒體《南方週末》在 4 30日刊出一篇長篇報道:《全港爭議內地新移民,香港不高興?》客觀而中肯地報道香港圍繞着應不應給新移民派 6,000元的問題,所產生的社會分化,並提到了《蝗蟲天下》這首歌。
報道指香港中大學生 Lawrence Facebook加入了一個小組「香港本土力量」,宗旨是:反對向新移民派發福利。加入的組員「以核裂變的速度升級」。 3 8日, Facebook另一小組成立,提出「新移民沒權拿 6,000元,這是永久居民獨有的福利,籌足十萬人支持給你看」。不到一周,組員達 8萬人。
《蝗蟲天下》這首網絡歌曲,不是針對新移民,而是針對內地客來港搶奪資源的。它把內地客比作蝗蟲,「餐廳酒店商舖內亂叫喧嘩」,「懷孕入境搶獲身份證」,「每天講中國多好對着我洗腦」,「不可一世口氣大話語輕佻,『如沒有中國關照,香港已經死了』。」,「香港已給那害蟲逐寸收購」,「炒地都不夠,炒車炒水貨炒樓」,「難保有天把假貨從中國運來讓人選購」……。
《南方週末》指出,用「內地+香港+資源」為關鍵詞搜索,這幾年港媒的網頁鏈接,都是「內地人到港搶購奶粉導致斷貨」,「內地富豪到港狂掃豪宅炒高樓價」,「越來越多內地孕婦來港生子以致本地媽媽沒有床位」,「 2011年誕生的第一個香港寶寶,父母雙方竟然都是內地人……」。
以下這段話,說得中肯:
「在內地人的邏輯中,這些現象是經濟寬裕,消費力上升的生活方式;是天天在身邊上演,見慣不怪的常態;是內地食品危機與商家信用破產背景下的最優選擇。
「但在香港主流社會看來,這都是些在極短時間積累起財富、修養與習慣還停留在農業社會的暴發戶的壞習氣。這導致迅速富裕起來的內地人不僅是過來搶奪資源,還不可避免地帶來各種不良影響。
「在他們看來,內地人的確不再是受人嘲笑的對象『阿燦』,但卻成了讓人心生恐懼的『蝗蟲』。」
《蝗蟲天下》儘管引起香港不少人的共鳴,但香港人的留言都認為罵得「太過份」,忘記了香港人大部份也是從內地來的……。但過份也屬言論自由。


相反,在《南方週末》這篇報道的內地網民留言,卻說了公道話:「內地人移民香港其實是因為香港有比大陸更好的發展空間,更多的公平,享受到更多的公民權利。到港產子也是為了自己的兒女以後面對更公平的對待。這映射了內地公平制度的缺失。」「內地人往往抱着一種『我是爺我來香港打救你們死賤港燦』的心態,想不惹人反感也難。」「既然北京都在歧視外地戶籍,我們又有甚麼理由來指摘香港排斥自己的『同胞』呢?其實我們最大問題是我們對這個國家的 zf(政府)缺乏認同感,甚至心懷畏懼。」
香港特區政府、香港官員、香港建制派以至一批學者和大部份傳媒,為了錢為了權為了畏懼中國的強勢,不惜昧住良心,犧牲香港固有的價值觀,《蝗蟲天下》這首歌自然也沒有人敢提了。而內地傳媒,反而有站在民眾利益的立場,客觀報道《蝗蟲天下》,網民也表達出對香港社會價值觀的嚮往。
兩種價值觀的權錢價值觀,是站在高牆一邊;而以人為本的人文價值觀則站在雞蛋(人民)一邊。
香港社會看來不易抵受如狼似虎的權錢價值觀的衝擊。若再沒有人唱出《蝗蟲天下》,香港將被蠶食殆盡。相反,內地社會價值觀因對政權反感正發生微妙變遷。
周一至周六刊出
李怡

請神容易送神難——紅歌運動的前景/程映虹
(博訊北京時間2011511 轉載)
來源:縱覽中國 作者:程映虹

起源於重慶的紅歌運動在中國越唱越來勁。最新的消息是重慶已派出表演和示範團隊進了首都,紅歌已在北京的一些社區唱響,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所也開唱了。據報導,七一前“紅歌”按計劃要唱響中國大陸。 (博訊 boxun.com)


中南海諸寡頭病急亂投醫,以為紅歌這一套可以用來壓制不諧之音,有維穩之效。但他們忽視了紅歌運動的領袖和他們之間的一個重大差異:那個領袖的屁股比他們乾淨。他的兒子還在讀書,既沒有房地產也沒有控股公司。今天他們為了得過且過而為紅歌運動鋪路,明天他們的一切都拿捏在領袖的手上。為了把自己造成紅歌運動所代表的意識形態的神,領袖會豪不遲疑地抖他們的家底,把他們一個個拋出來。

中南海寡頭對紅歌的縱容是政治上的自掘墳墓。

不用說,很多人都討厭紅歌運動。只要看一下成千成萬的人穿一個顏色的衣服整齊劃一仰起頭顱扯著嗓子走火入魔般高唱同一首歌的場面,任何神經正常的人都會渾身發麻。所以很多人以為他這一套不過是在演戲,是做做樣子,沒人真的會拿他當回事。不過,當年很多德國人也同樣討厭希特勒,覺得那個留著小鬍子一說話就渾身抽風口吐白沫的前下士怎麼看也不過是個政治戲子,而那些穿同一個顏色的衣服走同一個步子唱同一首歌的失業工人和小青年都是神經病。
但你覺得他們是神經有問題,他們卻覺得你精神有問題。他們會義正詞嚴地告訴你:一個人要有一點精神,一個民族和國家更要有一點精神。他們那一套就代表了國家和民族的精神。就這一句話,精神病人佔據了道德的制高點,正常人立馬被矮化了。

紅歌運動之可怕,主要並不在於其內容,而在於其形式。當年納粹就是用貝多芬和瓦格納雄壯的音樂壓倒了所有靡靡之音的,就是用這種娛樂霸權鞏固了他們的政治話語權的。一旦話語權在手,今天是唱紅打黑,明天可能變成唱黑打紅,反正天下只有一個聲音,一切都根據當時當地的政治需要和策略考慮。不要忘了希特勒上臺後第一個清洗的就是極左派的衝鋒隊。

中國確實不穩定,中國確實需要穩定,所以維穩是不錯的。但中國不穩定首先是因為是中共內部不穩定,而紅歌運動就是這種內部不穩定和渴望穩定的表現。什麼是中共內部不穩定的根源?那就是在鄧小平之後一直沒有一個“我說了算”的老大。中共不是一個現代政黨,而是合法的黑社會。一個沒有老大的黑社會是不可思議的,一定會亂套,今天中南海的不同聲音和地方督撫的不買帳不服氣陽奉陰違都是證據。九人寡頭政治是一個很脆弱的平衡,一定會被打破,或者走向民主,或者走向新的領袖制。走向民主可以有很多條道,但形成新的領袖一定不是靠隔代指定,這個領袖必須從底層或外省崛起,必須有自己的口號,綱領,做法和基本群眾,還要有知識份子捧場,這樣才有政治資本,崛起到一定的勢頭自然會受到元老和寡頭的首肯。

不可否認,今日中國世象光怪陸離,很多表面上一本正經的口號和花招不過是光影和幻象,外人沒有必要去當真。但紅歌運動正走向全中國。在軟弱的“核心”信號錯亂時,這個運動堅定不移地既向底層轟轟烈烈地滲透,又在高層把“某某同志”烘托成一個救世主。它不但是1966年大串聯的重演,也在把重慶變成中國的巴伐利亞。如果這場運動造成的聲勢最終成了一台轎子,把那個“同志”抬進中南海去做“核心”,那很難說不會是墨索里尼“向羅馬進軍”的重演。

到了那個時候,可就用得上一句老話,叫“請神容易送神難”了。 (博訊 boxu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發稿團體的觀點、立場)

北京聞風﹕官學兩界再現左右之爭


【明報專訊】「唱紅打黑」的重慶又一次被輿論推至風口浪尖。曾以批評「新左派」出名的上海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蕭功秦日前稱,應對「紅色文化」明確界定,要從新時期視角與時代需要予以甄別與繼承。他特別指出,要警惕在宣揚紅色文化時,不自覺地啟動潛意識中的「極左」思維。


有些「紅」是「極左」思潮產物


中國政壇的「政治明星」薄熙來自主政重慶以來,一方面憑藉「打黑」聚集了超高人氣,另一方面他所宣導的唱紅歌、讀經典、講故事、傳箴言等活動也引了來有讚有彈的諸多議論,尤其是重慶衛視改版成「紅色頻道」,萬名幹部每年要落鄉種地一個月等等,更是爭議不斷。


對薄熙來指摘很多,但像蕭功秦這般表述的學者至今仍屬罕見。他指出,有些「紅」是「極左」思潮的產物,尤其是10年文革時期,「紅色文化」跟「極左」一套意識形態有密切的聯繫,對此必須十分慎重。蕭功秦還認為由政府推動紅色文化主導中國價值體系並不合適,應讓它成為多元文化中的一元,在社會實踐中接受檢驗,接受來自社會不同方面的充分批評與質疑。


高層「重慶模式」耐人尋味


薄熙來對於批評他「左」的言論也一向是積極回應,如「現在有人怕被說『左』,有意迴避紅色文化」,又如「重慶的唱紅絕不是什麼極左運動,而是對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傳承,是對青年一代教育的一種負責任的態度」等等。


中共高層對於「重慶模式」的態度則耐人尋味。繼去年李長春、習近平、賀國強、周永康等政治局常委先後赴重慶調研後,吳邦國、李源潮上個月也先後到重慶考察。不過,《重慶日報》報道稱李源潮說「重慶的改革為破解中國面臨的難題提供新思路」,但新華社和《人民日報》在相關報道中則無上述內容。


分析人士指出,中共建黨90周年前夕,內地官學兩界出現上述爭論或有特殊含義。在經濟社會面臨新轉型的關鍵時期,中共如何從一個側重於行政管理治國的政黨轉型成一個用政治方法執政的政黨,尚需探索。對紅色文化的推崇或許是中共「文化尋根」的一種表現,同時也應以包容心對待異質思維。


鍾鳴九

南方都市報社論暗撐艾未未
悼川震「擺上鐵做十二生肖 敬上瓷做瓜子」


【明報專訊】一向敢言的廣東《南方都市報》昨日為川震3周年發表題為《躺在時間的河流上懷念他們》的社論,文中哀悼地震亡靈的同時,暗中向曾調查死難學生名單的維權藝術家艾未未致敬。文章網絡版隨即被刪,但有支持者將其轉發到其他網站,並朗誦該文、加上配樂製成短片。(社論全文於另文)


這篇約1400字的社論昨日刊登在《南方都市報》(簡稱《南都》)A2版,其中一段為「我們答應過要念念不忘,要生生不息。我們做了很多,又做得太少。迷途不返的人,你們在哪裏?我們點燃的光能否照亮你們的路?我們無法做得更多,只好擺上鐵做的十二生肖,敬上瓷做的瓜子,象徵且祭奠你們凝固了的生命。」


「念念不忘」死難學生


其中,「念念不忘」是艾未未於去年511發起的行為藝術,他公布死難學生名單,鼓勵網友讀出與自己同姓的學生名字,錄製成音頻片段傳給他。艾未未工作室收到幾百名網友讀出的學生名字,但後來收集錄音的郵箱受攻擊而關閉,工作人員最終核對所有錄音後,製成一份完整的錄音作品《念》。


而複製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瓷瓜子都是艾未未的作品,但並非直接與川震有關,故外界認為《南都》明顯是藉此向艾未未致敬。這兩件作品目前都在英國展出。


艾未未在地震後發起公民調查,派志願者深入各災區登記死難學生的名字和學校、班級,查到有7605名學生遇難,而據四川省在2009年公布的數字,遇難學生人數為5335人。艾未未曾在每一天的凌晨零時,在其twitter帳號上發布當天生日的死難學生名字,並祝其「生日快樂」,堅持了2年。


網絡版被刪 朗讀片上網


《南都》社論昨日見報後被轉發上網,立即受到不少網友轉載,由於其並無直接提及「艾未未」這一敏感詞,一開始未遭封殺,直至中午,南方報系網站才將其刪除。


此外,一條「朗誦版」短片又在互聯網上流傳,由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艾曉明朗讀該社論,艾未未好友、音樂人左小祖咒配樂,背景是艾未未紀錄片《4851》的畫面。


朗讀版社論短片網址﹕http://www.youtube.com/watch?v=Op9Ez9ADg6w


《念》短片網址﹕http://www.youtube.com/watch?v=XnVBCdkRTX0


(明報記者報道)

災區少女 當雛妓償債
大陸新聞組北京12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May 12, 2011 06:00 AM | 296  | 0 0 評論 | 0  0 推薦 |  電郵給朋友 |  打印512」汶川地震三周年,各災區均有悼念活動,當局將宣傳重點放在重建成就上。惟香港有志願團體發現,災民背負重建巨債,有大批少女甘心出外充當雛妓,瞞著家人籌款還債;另有大批男生輟學,成為宅男。
連日有民眾在地震遺址悼念遇難者,汶川今日舉辦志願者訂婚典禮,寓意忘記傷痛重新開始。北川縣將舉辦公祭,重新開放舊縣城予災民拜祭。「512」抗震救災紀念館昨亦在四川大邑縣安仁鎮開館。
不過,過去三年幾乎每個月最少到訪四川兩、三次,為災民心理輔導的香港心理輔導協會總幹事杜永政表示,今年初開始,發現有一批年齡介乎1217歲的少女,因為家人借錢重建家園而背負8萬至9萬元的欠債,所以瞞著家人去當雛妓。
「你到四川任何一間卡拉OK,一定有女子陪酒,都是瞞著家裡人出來做。預計過了五至八年之後,由此引起的社會問題便會浮現。」杜永政又說,雖然大部分學校已完成重建,但有多達三分之一中學生輟學,部分男生變成「宅男」,整天躲在家裡打電動,加上年齡正值反叛期,社工也束手無策。

 地震三周年 災民討生活 忍悲賣傷痛
大陸新聞組北京12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May 12, 2011 06:00 AM | 94  | 0  0 評論 | 0  0 推薦 |  電郵給朋友 |  打印
圖片 1 / 3
北川縣法院在廢墟前豎立的紀念牌上,一些80後遇難職員根本找不到生前的任何照片。(中新社)
512汶川地震三周年,位於震源點牛圈溝區域的張家坪村,是進入老映秀必經的第一個村莊,如今在映秀鎮漩口中學遺址,有人兜售地震照片時,常反覆提到遺址底下還壓著20多具遺體。新京報報導,地震遺址和受災經歷,現在都成了吸引遊客的手段,村民為了生活,販賣著傷痛記憶。
據報導,牛圈溝汶川地震時湧出的碎石,掩埋了張家坪村一個小組,震後三年,牛圈溝每年都遭到泥石流襲擊,第一年的泥石流還將建成的板房夷為平地,可張家坪村重建依舊繼續。去年下半年,張家坪新村異地建成,98戶居民搬進漂亮的藏羌風格的三層小樓。為了謀生,當地還計畫把張家坪村打造成旅遊景點,主打民族山水風情。
33歲的蔡會英在地震中失去雙親和一對兒女,去年生了孩子,消極才慢慢退去。不過,她不像別人那樣,在村口擺攤,賣那些地震照片和震源石。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蔡會英的妹妹蔡洪燕跟其他村民一樣在村口擺攤,也會學著專家的口氣說「8級地震能量相當251顆原子彈」,向遊客推銷地震照片和羌繡。
蔡洪燕說,土地被埋了,他們都成為無地和失地農民。現在什麼都要上街買,平均每天沒有二、三十元生活費過不下去。帶著兩個娃,不做點小生意不行。
映秀鎮重建需要勞動力,這給張家坪村民帶來幹活掙錢的機會。可是光靠打零工也不是長久之計,當地官員將眼光盯在旅遊上。據報導,依託震源點優勢,映秀鎮為張家坪設計的致富途徑是:「戶戶有商鋪,家家搞旅遊」。
根據規畫方案,這裡將成為映秀鎮的主要景點:亂石叢生的溝口將成為廣場,從溝口往上,一條棧道蜿蜒曲折直通蓮花心,棧道兩旁是震後的自然景觀。映秀鎮副鎮長李強說,張家坪村每戶村民還將有一個16平方米的商鋪,按照指定的旅遊規畫,發展牛圈溝的震源點旅遊。
報導指出,張家坪村口,一個十米多高的巨石,汶川地震時從山上崩下來,立在路旁。「地震後我們什麼都沒有了,買一束吧。」兩名女子圍上來,一邊兜售菊花,一邊指著手裡的照片說,這座石頭下面還壓著三個人。
在映秀鎮漩口中學遺址,售賣地震照片的人向遊人講解時,都反覆提到遺址下面還壓著20多具遺體。聽聞此言,很多遊客唏噓不已,圍著購買照片和光碟的人多了起來。報導指出,無論是地震遺址還是受災經歷,已成為吸引遊客的手段,但真正的傷痛是禁不起半點觸碰的。
據報導,村民擺攤的地方就在蔡會英震前住房的旁邊,現在那個地方,蔡會英不想再看一眼。她說,他們在路邊賣東西,總講自己多可憐,然後就有人給他們捐錢。「這種錢來得不安逸。」蔡會英說,她不願擺攤,不願別人提起傷心事。她說,村裡這三年,村民們多數攢了些錢,並非像他們說的那樣窮。

港援建醫校八成出問題
鋼筋不足 建築漏漿 議員促查


【明報專訊】四川大地震滿3周年,香港特區政府撥款85億元承包援建的151個重建項目,共94個項目已動工或完成,本報翻查發展局去年12月向立法會呈交的進度報告,發現政府委派入川監工的獨立顧問,揭發當中近九成項目(82個),共有多達324個大大小小的質量及安全隱患,如有學校和醫院建築「落石屎」時候被加水稀釋「漏漿」、有鋼筋生鏽和數量不足,甚至有斜坡無建臨時護土牆等,影響樓宇安全(見另稿)。


有關報告呈交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後,過去數月一直無安排開會討論,委員會主席劉秀成表示,將要求當局更仔細交代細節,包括是否涉及有人偷工減料,並安排議員再實地考察。


報告稱「瑕疵」 無重大質量問題


發展局則在報告中重申工程「無重大質量問題」,指一些「工程細節上的瑕疵」已獲川方跟進。剛退休的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發展局支援四川重建小組組長麥齊光昨亦向本報表示問題不屬嚴重,「香港和內地體制不同,重建過程需要磨合」,他每月上四川亦會持續與當地部門監察。


質量管理佔問題四成


政府撥款85億公帑支援四川重建,包括撥6100萬元聘請獨立專業顧問,負責入川實地抽查監工。由2009年至今,政府合共向立法會提交了5份進展報告和專業顧問監察結果。發展事務委員會曾開會討論首3份文件,至去年6月和12月的第四及第五份報告則只呈交備案,並無開會討論。


本報翻查最新一份由當局於1216呈交的進展報告,發現獨立專業顧問於「實地技術檢查觀察概要」中,列出324項工程問題,分為質量管理、安全管理、記錄管理、工程進度四大類,當中以「質量管理」問題最多,達136項,佔總數四成(見圖)。


報告揭示至少10間學校、醫院、社區中心的建造過程出現「蜂窩」(出現蜂巢狀孔洞)、「漏漿」等與落石屎有關的問題。如馬鞍中學重建時,部分混凝土有「蜂窩」、疏鬆和缺陷等,而混凝土的品質亦不符合規範,施工單位卻未能提供水泥、沙石料等品質證明檔案。另一間綿竹市殘疾人康復服務中心,則被發現橫樑邊及柱底「漏漿」等。


95宗「安全管理」中,20宗被指有「安全隱患」及「潛在危險」,例如有學校附近斜坡塌方、擋土牆未施工等問題。此外,亦錄得82宗「記錄管理」問題,例如施工單位未有提供指定報告,另有11宗涉及「工程進度」延誤的問題。顧問報告指出,324項問題都正跟進,部分已修正,餘下的會留待顧問下次考察時再檢查。


劉秀成指出,議員一直重點監察由映秀通往臥龍的「省道303」公路之建造困難,其他細節未深入討論,將跟進報告列舉的問題,包括鋼筋石屎問題會否影響樓房結構等,但估計都屬可補救的,不會有危險。


百分百跟進 部分已整改


發展局發言人回應稱,報告列出的問題,部分在其後的技術檢查中已確認完成整改,並在報告內清楚交代。至於尚待跟進的問題,港方亦已按川港援建合作機制,向川方通報並要求整改。現時,餘下的大部分問題已妥善處理。港方會確保每個項目在交付使用前,所有涉及設施安全和正常運作的問題已合理解決。


明報記者 盧曼思

領導缺席公祭 喪事辦成喜事惹反感


【明報專訊】四川汶川「512」地震災區昨日公祭,並無國家或四川省領導人到場,大批民眾聚集北川、映秀及青川等地,向地震遺址和紀念碑獻花、鞠躬。不過,不少遊客同時湧入北川老縣城遺址,甚至做出「V」字手勢留影,令人側目。


昨日在北川遇難者集體公墓,上萬名遇難者家屬、老北川居民、災區救援隊和援建單位代表等參加公祭。下午228分,即3年前地震發生的一刻,汽笛齊鳴,人們為遇難者默哀一分鐘,並向紀念碑鞠躬獻花。有當地民眾焚燒香燭、冥鏹,思念親人時不禁淚流。


原址保留的北川老縣城已建成地震紀念館,昨日有逾10萬人湧入,包括大量遊客,遊客身上的衣服紅紅綠綠,有遊客甚至在遺址面前做出「V」字手勢留影,令當地居民不滿,認為不應將老縣城當景點。但按照當局規劃,水磨、白鹿以及北川新縣城未來將發展旅遊業,當地羌族特色的工藝品、民族節日等都成為賣點。


官媒紅衣出鏡 遊客湧入比V


在昨日的川震紀念日中,有官方電子傳媒記者身穿紅衣出鏡,四川電視台更以「從悲壯走向豪邁」為報道主題,畫面中張燈結綵、鑼鼓喧天,另一邊廂,在3年前失去親人的民眾痛哭祭奠,巨大反差引發民眾不滿。


一名成都網友在微博發文稱,「昨天在四川綿陽安縣,看到災區沉浸在一片喜慶的節日氣氛中,街道整修一新,鮮花連夜盛開,警察如臨大敵,幹部喜氣洋洋,常委輪番造訪。他們正準備慶祝『512』這個隆重的奪去千萬人生命的節日?


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郭于華說,「把喪事辦成喜事在中國不是第一次了」,她認為,重建的功勞是全體人民努力起決定作用,「哪個領導人或者領導集團都不能把它歸於一己之功」。

楚雄4官落馬 禍起震後重建房
大陸新聞組北京12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May 12, 2011 06:00 AM | 105  | 0  0 評論 | 0  0 推薦 |  電郵給朋友 |  打印
雲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四名官員,包括州長楊紅衛、副州長呂琳麟、住建局長王斌等,涉嚴重經濟問題4月相繼落馬。新京報報導,落馬官員涉嫌問題多指向房地產項目與工業違法用地。其中震後重建房入住即出現了質量問題引起高層注意。
這次楚雄官場「地震」,導火索或源自姚安地震統建房質量問題曝光,且多指向房地產項目與工業違法用地。此外,當地官員認為,州委書記赴京治病離開一年多,楚雄政壇權力制衡受到影響,也是官場「地震」的特殊背景。
報導指出,427日,雲南省紀委宣布對楚雄州委副書記、州長楊紅衛雙規。知情人貼於網路的消息說,48歲的楊紅衛當時「被嚇癱了,由四名警察抬走」。他被通報涉嫌「四宗罪」:嚴重經濟問題,失職瀆職,濫用職權,吸食毒品。
坊間認為,楊紅衛事發,與不久前落馬的二名主抓建設的官員密切相關。從4月開始,楚雄州多名本土房地產開發商相繼被帶走調查後,州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長王斌落馬,副州長呂琳麟被雙規。坊間盛傳,專案組從呂家搜出子彈、毒品及大量現金。落馬時,呂琳麟主管住房與城鄉建設、旅遊、移民開發等。在呂之前被雙規的,是楚雄州住建局長王斌。呂王關係被官員形容「王就是呂的小弟」。
報導指出,在熟悉楚雄政界的人士看來,4月引爆當地官場「地震」的導火索,是曾轟動全國的姚安地震重建房質量問題被曝光。早在三名楚雄州官員落馬前,姚安縣多名地方官員已先後被問責。
「當初宣傳要打造『雲南第一村』,不曾想剛搬進去,重建房就出現質量問題。」重建戶李學軍回憶。李學軍等村民開始上訪。此事驚動了中央,批示徹查。

惠州磚窯奴工 做3個月拿5
大陸新聞組廣州12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May 12, 2011 06:00 AM | 105  | 0  0 評論 | 1  1 推薦 |  電郵給朋友 |  打印
圖片 1 / 2
王亞興的胳膊上傷痕累累。(取材自廣州日報)
廣東惠州市仲愷區的一個「黑磚窯」近日在媒體舉報後遭破獲。廣州日報報導,在黑磚窯裡,被黑仲介騙綁而來、400元賣給黑磚窯老闆的苦力,每天工作15個小時,想跑就會挨打磚砸,有人工作了三個月只拿到5元的薪水。
在瀝林鎮政府積極介入,14名昨天苦力順利離開,其中三名未成年人。17歲的王亞興看見媒體記者,急著求救:「叔叔,我想回家,我想回家。」他的雙臂上是連兩次用一次性打火機上的鐵片割脈留下的痕跡,一道道深重的血痕,觸目驚心。報導指出,他被騙來14天,就兩度割腕想自殺。
王亞興也曾經一度想逃,很多人都跟著想走,後來聲音驚動了工頭,工頭的老婆開始大罵:「想走把欠的錢還清了。」她拿出一個大本子,裡面是一條條的借據,全都按著鮮紅的指紋。「欠款」都是400元、500元。
工人說,欠款是他們被迫簽的,「黑仲介把我們扔到這裡,黑磚窯老闆以400元一個的價格買下我們。400元就成了我們的欠款。」
昨天上午10時,44歲的重慶人李修權也從中山趕來接受困的兒子李德輝。據報導,李德輝今年22歲,414日在外地看到「工地急招」的海報,上了一輛黑仲介的麵包車,被扔到了黑磚窯。他說,在裡面上廁所都有人跟著。想逃跑被抓住,那就用棍子打,用磚頭砸膝蓋。聽老工人說,去年有人被打殘了。
後來李德輝「學乖」了,他透過「告密」升為「打手」,獲取老闆的信任,才能找到機會託人打電話聯絡上父親。
報導指出,低矮、陰暗的磚房是工友的臥室。簡陋的屋子空空蕩蕩,幾堆壘起的紅磚,蓋一塊木板,此外空無一物。土豆絲、包菜、豬血、米飯,他們每天吃的就是這些。
一天的工作,從凌晨030分開始。李德輝的任務就是把機器切好的磚坯拉出去,每天都要工作1516個小時。李德輝說:「第一個月不發工資,可還有好幾個進廠比我早的工友,也沒拿到錢!」一個叫歐建雲的工友,幹了3個月,只領到5元錢。
昨天下午,在相關職能部門工作人員和媒體的監督下,磚廠老闆終於給付工人應得的血汗錢。這個黑磚窯內還有數十名工人沒走,其中一名是智障患者「小李子」。
報導指出,當地政府有關負責人表示,出事的這個黑磚窯已經存在至少七、八年,此前,他們也曾經多次查處過,但因位置偏遠,監管困難,才造成了現在的局面。

河南鎮壓教會 南韓牧師被拘
大陸新聞組北京12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May 12, 2011 06:00 AM | 107  | 0  0 評論 | 0  0 推薦 |  電郵給朋友 |  打印
維權團體11日表示,中國公安在掃蕩一個地下教會後,拘押一名南韓牧師和他的妻子。中國政府最近加緊對地下教會的信徒施壓。
中央社綜合外電報導,設在美國的對華援助協會說,中國公安10日突襲河南尉氏縣一棟三層樓教會建築,扣押數十名教徒,包括一位中國名字為金永哲的南韓牧師。
報導指出,該協會說,這棟建築被搜索,且有價值數千美元的物品遭到沒收。這起突襲行動是針對在該建築內舉行的宗教教育研討會。
據報導,對華援助協會創辦人說,在徹夜扣押後,有49名中國人和2名南韓牧師獲釋。他並說,這兩名南韓人遭驅逐出境,但南韓外交部說,關於此事沒有消息要發布。

蘋論:台灣未來選擇空間窄化
2011 0513 台蘋

世界衛生組織把台灣列為中國的一省,雖不是第一次,但仍引發台灣的不安;馬總統為了選舉,向中國表達強烈不滿。


被譏阿Q納台入省
中國在國際間強迫所有國家不得承認台灣主權,並將台灣定位於中國的一省,強迫國際接受,是一種對台灣身分的剝奪;透過剝奪身分使台灣失去主體性,進而侵佔台灣的身分,成為台灣的虛擬宗主國,為將來實質佔有台灣(無論是和平或戰爭方式)預先形成正當性,並做好國際間的輿論準備,是中國多年來努力的目標。這種阿Q式的精神勝利法,自欺欺人,固然可笑,但是在中國多年來的努力以及中國力量崛起之後,國際間已見怪不怪,凡存在皆合理了。雖然從國際法看,台灣具備了所有主權國的要件,但在中國壓力下,全世界都假裝台灣是中國的一省,以此交換中國給予的某些利益。反正跟著說謊的罪惡感不大,你愛聽我就講,嘴皮子服務不花錢,但你要給我利益,當作跟著你說謊的代價。


孔子的「正名主義」影響中國政治很深。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在中國眼裡,名不正的後果遠比言不順還糟,像是他們想像台灣若不在中國名下,虎視眈眈的帝國主義就會讓兩岸的分裂「正名化」,然後就事實化,最終則法理化。滿清把武力侵佔的西北地區定名為「新疆省」,給了帝國主義絕佳的理由拒絕承認這「新的疆域」「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一部分」,使中國在爭論新疆的地位時非常被動。台灣問題亦如是。這是中國寧願被譏笑為阿Q,也要逼迫世界承認台灣是他的一省的原因。
國際間雖然在中國壓迫下跟著學舌說台灣是中國的一省,但心裡很明白事實並非如此,所以歐盟議會才不斷通過決議給予台灣很多優惠、支持與同情。美國的友台人士和政治主流意見,還是強調要依據《台灣關係法》保衛台灣安全,雖然華府有少數人主張廢掉或修改《台灣關係法》。


看透美中台精妙處
近來美國智庫的一些學者警告說:「台灣本身的弱化和美國對台灣安全支持的下降,都可能影響台灣未來自由選擇前途的空間。」說得很正確。台灣無論馬或蔡當選總統,都要更深刻地看透美、中、台關係的精妙之處。

司馬觀點:「中華台北」是國號嗎(江春男)
2011 0513 台蘋

馬英九第一天說出重話,訓令外交部向WHO表達嚴正抗議,第二天卻倒轉槍口對著蔡英文,把責任推給民進黨。其實,國民黨完全執政完全負責,主權議題是國民黨的弱項,在這個戰場上與民進黨周旋,不利於馬英九的選情。
世衛開會在即,中國代表團陣容龐大,除衛生部長和專家學者之外,還有外交部高官、駐外大使和港澳辦,因為香港澳門也附屬在中國代表團之內。台灣則只有醫衛方面的官員和專家,且以Chinese Taipei名義參加,和港澳類似,難以彰顯它與台灣的關係,根本看不出它是一個不同的國家。


成為殖民地稱呼
其實,「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的「中華」是所有格。在地名之前加上所有格,是殖民地稱呼,以前如英治印度,今天如英屬維京群島、美屬薩摩亞、法屬玻里尼西亞,都是這類稱呼。以「中華台北」取代「中華民國」,實則是我們共同的悲哀。
國民黨嘲笑民進黨的「烽火外交」,民進黨諷刺馬英九的「活路外交」,其實烽火並非全部是火,活路不見得都有路。當年執行烽火外交的官員,可能就是今天執行活路外交的同一批人。當年幫民進黨在WHOWHA打仗的外交官,可能就是今天倒轉槍口對準民進黨的人。今天幫國民黨推動兩岸和解的人,當年也幫民進黨推動鎖國政策。兩黨策略不同,但目標大同小異,只是不願承認而已。


國防外交變化大
這個密件是烽火外交的產物,但為何有此產物呢?當時台灣已經伸進一隻腳,中共快要擋不住國際輿論壓力,證明民進黨外交有一定成績。兩岸關係在民進黨時期有顯著提升,為今天兩岸和解打下基礎,如果民進黨真的鎖國,哪有今天的局面。
政策有延續性,尤其國防外交兩岸方面,環境變化很大,不一定操之在己。但台灣的國際處境必須冷靜面對,推諉卸責,互噴口水,卻拿不出辦法,只會讓北京看笑話。

立委與總統選舉問題不在合併[李中志]
        台灣法學會於430舉行研討會,邀約學者針對稍早中選會決定立委與總統選舉合併所衍生的憲政問題進行討論。儘管許多學者認為中選會的決定嚴重危及了我國的憲政秩序,這個研討會並未得到媒體相對的重視。中選會拍板時,民進黨還在緊鑼密鼓辦初選,無暇他顧或還情有可原;但初選後仍不以為意,認為藍營可能受馬之累,綠營反而在立院選舉上得利。大家機關算盡,誰還在管什麼憲政秩序這種讓學者掉書袋的東西?
        雖然中選會這次決議無涉總統及公職人員任期,依選罷法無須經修法的過程。但選舉乃民主國家最重要的政治實踐,國家有責任維持其最大的安定。美國大選日開國以來兩百多年沒變,到1845年甚至以法律定之,即使早期沒有法律硬性規定,也沒有人心血來潮就改一改。再則,美國建國之初以十八世紀的交通及其廣大的幅員,用四個月時間確認選舉結果並準備政權交接確有需要。但進入十九世紀中葉之後,隨著工業化與鐵路建設的發展,四個月的交接準備不但已無必要,過長的跛鴨總統領導還引生許多問題。第一次危機出現在林肯1860年底的當選,南方數州揚言脫離聯邦,他有整整四個月的時間等待就職而對有如燎原的南方分離局勢毫無辦法。第二次則是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羅斯福以主張「新政」解決大蕭條當選,卻有四個月的時間無能為力。

        美國人深思熟慮後,才導致憲法第二十修正案,1933年通過,將總統交接就職由原本的三月四號提前至一月二十號。也就是說,看守政府由四個月縮短為兩個半月,相當於我國的原設計。中選會卻反其道而行,以十分浮面的理由硬以合併為前提,不惜削足適履,從而造就了這種十八世紀的超慢速總統交接。長達四個月的所謂跛鴨期政府,府院各種新舊組合的歧見如何解決?誰保證國家不會出現狀況等待總統緊急介入?就算總統依憲政職權介入,若無涉意識形態或還可調和,但如果是長久以來的統獨問題,誰敢說新舊總統政治思想不會出現重大衝突?

        此外,美國總統大選一向與其他各項選舉並時舉行,包括眼花撩亂的各項地方公投。因此總統與立委選舉合併本身並沒有太大的問題,但國人不該忽略的是,美國固然總統與國會選舉同時舉行,眾院每兩年全面改選,但美國參院一任六年,每兩年改選三分之一。也就是說,無論如何,都有一個相對穩定與嫻熟的國會在監督運作。而我國立院則每四年全面改選,且與總統任期幾乎相同,一個全新的國會對總統原本就已是不小的挑戰,若總統又同時跛鴨四個月,實不知到時如何收拾可能的憲政亂象,甚至可能導致狂人利用漏洞逕行推動危及國家安全的「跛鴨之盟」或「跛鴨宣言」。四個月所能成事者絕非兩個月的線性加倍,我們的安全機制在哪?

        張博雅主委認為政府運作與民選公職人員職權的行使,憲法與法律都有明文規範,不會有憲政空窗問題云云,一派輕鬆,實在是怠忽職守。筆者不禁要問,我國的憲政秩序有優於美國嗎?我國國內的政治差異與歧見有低於美國嗎?我國的外部敵人對我國體制的干擾有小於美國的敵人嗎?或是選委會諸公的現代感太差,儼然又是一副出土恐龍化石。我國憲政要上軌道,恐怕還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要進化。

(作者為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教授)
《極光》電子報  2011.5.10

ECFA成效 遠不如預期

童振源
《中國時報》,2011513

馬總統在去年七月一日召開記者會,認為ECFA是台灣經濟發展的新契機,讓台灣可以與其他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提升台灣對中國出口的競爭力,創造更多國內投資與吸引更多外商投資台灣。然而,兩岸簽署ECFA已經將近一年,初期成效卻遠遠不如預期,值得我們關注。

首先,目前台灣只有與新加坡完成FTA的共同研究,似乎無法在短期內簽署FTA,更遑論與其他東南亞國家簽署FTA。即使新加坡與台灣簽署FTA,台灣與新加坡的貿易僅占台灣對外貿易的3.6%,對台灣整體經濟的幫助有限。特別是,當台灣的主要經濟競爭對手韓國已經與美國及歐盟簽署FTA,台商在國際競爭上將面臨韓商強大壓力,但是台灣與美國及歐洲簽署FTA仍遙遙無期。

其次,ECFA實施後,台灣對中國出口的競爭力沒有提升。今年第一季台灣對中國出口成長14.3%,然而比去年同期足足下降61.3個百分點。因為台灣對中國出口成長率下降幅度遠超過其他國家,所以中國占台灣出口比重從去年第一季的42.8%下降到今年第一季的40.9%。

第三,ECFA實施後,台灣的投資動能仍持續下降。1980年代與1990年代,台灣的投資率分別為7.5%與7.6%。民進黨執政八年的投資率為0.95%。馬總統執政三年的投資率為0.09%。主計處預估,今年台灣的投資率為負2.26%。特別是,去年第二季投資率為32.0%,ECFA簽署後的第三季投資率便開始大幅下跌,今年第一季只有4.7%,第二季以後便是負增長,第四季預估為負4.6%。

第四,ECFA實施後,外商投資台灣仍持續減少。馬總統上台後,2008年台灣吸引的外資金額衰退46.4%為82億美元,2009年衰退41.8%為48億美元,即使2010年世界金融危機已經平息,仍衰退20.6%到38億美元,2011年第一季繼續衰退34.1%為10.6億美元。此外,今年第一季中資來台只有區區1,383萬美元,衰退幅度高達56.0%。

第五,ECFA實施後,台灣對中國投資持續快速擴張。2008年台商對中國投資106.9億美元,增加128%;2009年為71.4億美元,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而比2008年減少33%;2010年增加到122.3億美元,增加102%。今年第一季,即使台灣對外投資已經衰退4.8%,台灣對中國投資金額仍持續快速增長65.4%,高達37.1億美元。

第六,ECFA實施後,台灣的資金仍持續外流。馬總統執政的過去三年,台灣淨流出的國際資金平均每年將近200億美元,超過民進黨執政時期的每年132億美元。特別是,2009年台灣淨流出的國際資金為134億美元,但是ECFA簽署的去年外流資金竟高達293億美元,增加一倍以上。

馬總統執政將近三年,企業界普遍感受到兩岸關係穩定與經濟開放,而且企業界對於ECFA效應的預期早已經存在,應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投資佈局,現在檢討ECFA成效應不算太早。或許ECFA的某些成效需要更長時間醞釀,但上述數據應該值得政府檢討與警惕,以強化改善台灣的投資環境與適當調整台灣的全球經貿戰略。

為恐龍法官大開後門(林峯正)
2011 0513 台蘋

「被付懲戒人蕭仰歸、高明哲二人未能嚴守分際,遵守法官守則,保有高尚品格、謹言慎行,不受及不為任何關說或干預之規定。被付懲戒人蕭仰歸違法、高明哲違失之事證,均已明確。……核被付懲戒人二人所為,均有違公務員服務法第5條所定,公務員應謹慎,不得有足以損失名譽之行為之旨,應依法酌情議處。爰審酌二人身為資深法官,被付懲戒人蕭仰歸於其子涉案時,囿於父子之情,『多次』向承審法官關說;被付懲戒人高明哲審理案件時,受好友之請託,並向受命法官具體要求,嚴重損及法官形象及司法公信,並參以檢察官偵查結果,認定台灣高等法院判決並無枉法裁判之故意等情,卓處如主文所示之懲戒處分。」
以上內容係引述自司法院公務員懲戒委員會,100年鑑字第11895號議決書,其主文為「蕭仰歸休職,期間陸月」,「高明哲降二級改敘」。
相信大家都還記憶猶新,這就是去年8月中旬所引爆最高法院法官關說案,經監察院對「為」及「受」關說的二位法官提出彈劾之後,有權做最後懲戒處分的司法院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在2011128所作成之懲戒處分。


關說法官回審判台
結論就是,違法關說及違失受關說的二位法官都還是法官,他們即將重披法袍坐在審判台上審判人民定人生死,而且他們是上級審的資深法官。尤其,蕭仰歸法官還任職終審法院,可以代表國家作最後的司法決定。
這就是公務員懲戒委員會的最後決定,不管你喜不喜歡,接不接受,關說法官即將回到審判台上。太多的問號不得其解,為何我們社會不能拒絕違法的法官?到底法官要犯多大的錯誤才會被淘汰?關鍵在於,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全都是由資深法官所組成,法官審判法官有這樣的結局,箇中理由就用不著說了。當初傾全國之力迫使司法院撤查此案,幾乎動搖國本,答案就是如此。
麻煩的是,官官相護的現象並不會成為過去。刻正於立法院密集朝野協商的法官法草案中,眾人關心的不適任法官淘汰機制,司法院主張被交付評鑑的法官送由監察院彈劾後,仍須移由司法院內由資深法官組成的職務法庭作成最終的懲戒處分,民間建議至少要在職務法庭的成員中加入外部專家或社會公正人士代表,但司法院卻堅不讓步,結果就由資深法官審判資深法官,與現在的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如出一轍,不過是名稱換成職務法庭而已。不待法官法立法通過,前面的例子已經徹底宣告法官退場機制大開後門,只是擺擺門面好看,絲毫不生用處。


無法直接檢舉法官
這只是法官法的官方草案中的明顯缺失,其他問題還包括,司法院堅持不讓人民直接檢舉法官,要等裁判確定後才能檢舉法官,不考慮拖延多年遲不確定的案件常常是因法官失職所引起,反而不能檢舉;定期法官全面評鑑是由司法院閉門進行,結果也不公開;不願意終結法官考試,讓娃娃法官源源不絕等等,問題多多。
可是,立法院即將在五月底休會,如無意外,法官法就會在政治人物狂要政績的選舉前力推過關。有誰在乎人民聲音?又有誰在乎通過的是一部不折不扣「恐龍法官法」?


作者為民間司改會執行長、律師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