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y 21, 2011

2011.5.22台有接受女性政治領袖高度文明;你我成苦勞;艾未未監視居住 妻捨身救夫;中贈巴50戰機;金溥聰剃鬍;川渝富士康賤價實習生


2011 5 22《綠色參考》
(提供林保華等人的評論與綠媒以外的信息、評論。)
網站:http://green-not-black.blogspot.com

台有接受女性政治領袖高度文明;你我成苦勞;艾未未監視居住 妻捨身救夫;中贈巴50戰機;金溥聰剃鬍;川渝富士康賤價實習生

【李筱峰專欄】台灣有接受女性政治領袖的高度文明

此次民主進步黨推出女性總統參選人蔡英文,實在是台灣政治史上一次「民主進步」的表現。而綠營之中,又出現傑出的女性黃越綏女士,宣布獨立參選總統,也令人刮目相看。不過有人擔心,不管台灣再怎麼進步,女性參政總較男子有幾分不利。這個擔心,我認為是過分憂慮。從歷史看,台灣有接受女性參政的良好紀錄,容我從六十三年前的一段歷史說起。

一九四八年一月,台灣省第一屆立法委員選舉時,婦女的參選實力,即對當時立法不周延的「婦女保障名額」辦法作了一次考驗。那一次選舉,台灣省應選名額有八名,選舉結果,兩位女性候選人︱謝娥、林慎的得票數,分別在第六、第七高票,照理說兩人都該當選,然而省選所的公告,第七高票(十萬七千四百卅三票)的林慎卻落選了,而比林慎得票少的兩位男性(鄭品聰比她少一萬五千票、何景寮比她少六萬四千餘票),卻反而被宣布當選。

原來,依當時選舉辦法,「婦女立委候選人所得票數單獨計算」,意即女性與男性分開計算,且「立委名額在十名以下者,婦女當選名額定為一名」,此種規定的原始用意號稱是在保障婦女。在中國以男性為中心的父權社會裡,女性參政十分困難,因此當時這種辦法對中國大陸的社會或許還真有保障婦女的作用,但是以當時台灣的社會條件,卻反而成為限制婦女參政的障礙。雖然林慎的得票數本在當選之列,卻因婦女的票數單獨計算,且規定當選一人,因此婦女第二高票的林慎卻被宣告落選。

所幸,後來的公論報發表社論打抱不平,加以林慎也呈文南京陳情,經中央盱衡輿情,最後才核定准予林慎當選。由此件事可以看出,女子參政的實力,在戰後初期的台灣即已展現,台灣社會接納女性參政的進步腳步,已超前中國。

再看,一九六七年許世賢當選嘉義市長,成為台灣第一位民選的女性縣轄市長。一九七二年許世賢獲得逾十九萬選票,成了全台第一高票當選的立委。這是台灣社會接納女性地方政治領袖的文明表現。

時間來到一九八五年底,又逢地方公職選舉,在五十四位參選女子之中,當選人數達廿九人(其中張博雅、余陳月瑛二人當選縣市長)。廿九人之中,有廿五人並不在乎有無婦女保障名額。高雄縣省議員最高票(余玲雅)和次高票(洪周金女)、嘉義縣省議員最高票者(呂秀惠)、桃園縣省議員最高票者(黃玉嬌)、新竹市省議員最高票者(莊姬美),都是女性。當選高雄縣長的余陳月瑛,更成為台灣史上的第一位女縣長。

我們期待台灣在二○一二年能出現女總統,我們不僅要「棄馬保台」,更因此告訴世界,台灣有接受女性政治領袖的高度文明。

至於有人擔心蔡黃兩女相爭,恐怕雙雙落馬。請放心,黃越綏女士會有智慧讓結局圓滿,且拭目以待台灣傑出女性的高度智慧!

(作者李筱峰現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http://www.jimlee.org.tw
自由時報


《星期專論》選錯總統,你我都成「苦勞」
◎盧世祥

梅雨季節才剛明顯降臨,總統大位競逐已熱烈展開。由於馬英九總統尋求連任,連日來各方紛紛檢視他三年來施政表現。馬政府不改一貫自我吹噓作風,宣稱行政團隊「愈入佳境」,倒是在野黨「忍了三年,再忍一年就好」的訴求,反映了許多庶民的心聲。

總體經濟復甦 國人感受不到

對一般人民來說,要檢驗馬政府的表現,最簡單的問法莫過於:三年來,我的生活過得好嗎?社會是否更繁榮而公平?不同階層的人當然答案不一,但整體而言,台灣智庫等民調不約而同,都指出八成以上民眾認定台灣貧富差距嚴重,三分之二指出房價太高,多數受訪者感受不到經濟復甦,反而覺得個人經濟壓力越來越沈重,同時有過半受訪者強調馬政府施政偏向財團。

公眾如此反應,其實也可從惡化的總體經濟狀況得到印證。以經濟成長率來說,民進黨執政八年平均為四.四四%,相形之下,從馬政府上任之後起算,二○○八年第三季至今經濟成長率平均只約超過三%,其間還出現經濟嚴重衰退的負一.九三%歷史最差紀錄。現今總體經濟的所謂「復甦」,一般人民看得到、實際感受不到。對廣大庶民而言,總體經濟情勢惡化所帶來的失業率升高,個人經濟情況欲振乏力,馬政府施政既無能又偏差,都使他們切身感受極深,進而實際反映在民調之中,不是馬政府自我吹噓或學者為其塗脂抹粉所能掩飾。

就業政策治標 反致長期後患

上班族,尤其弱勢勞工,堪稱馬英九執政以來的最大受害者。在馬英九已經破產的所謂「六三三」競選承諾中,經濟成長率六%固已腰斬,平均所得三萬美元鐵定跳票,失業率三%也是不可能的任務。馬政府上任以來,就業政策僅有幾招,都是花拳繡腿,只做短期治標之計,以避免失業數字難看為目標,表面功夫改善不了實際問題,反而帶來長期後患。

以就業困難最大受害族群的年輕人為例,現今十五歲到二十四歲年輕人失業率十二.四%,大學以上程度者失業率五.一二%,都遠高於整體失業水準,最令人關切。馬政府針對年輕族群找工作,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所謂「二十二K方案」,以提供大學畢業生到企業實習為名,賺取二萬二千元月薪。這一措施,實務上造成有些業者左右逢源,在裁員的同時,以國家補助的免費或低價人力補充。對青年來說,經此所找到的,既非長期穩定的工作,也屬於溫飽有虞的低薪勞動。至於「以工代賑」之類的短期就業方案,包括由政府機構所帶頭的職務派遣、業務外包、實習生等「非典型」就業方式,同樣未能真正改善就業情勢,反而導致低薪資、長工時的惡果。

仰賴陸客觀光 經濟就業長空

馬政府還有以「賤招」稱之實不為過的另一做法,也就是寄望大量開放中國觀光客前來,帶動整體經濟繁榮及就業情勢。不用說,這一招必然偷雞不著蝕把米,不論庶民從常識或專家以知識切入,早已警告在先:「陸客」大量前來,既排擠質優、消費力強的日美旅客,也降低觀光品質,對促進經濟就業必屬「長空」,更將使台灣繼香港之後,觀光被迫仰賴陸客的惡果。果然,陸客今已取代日本客成為最大客源,其「量多、值低、質差」的特點,正使經濟社會付出代價,觀光旅館投資泡沫已然成形,此與馬政府所吹擂的「黃金十年」一樣,一旦爆破,禍害無窮。

鎖定中國政策 導致經濟窮忙

質言之,三年來馬政府的無能使失業率一度高創六.一三%的最慘紀錄,就業狀況未能實質改善,而「鎖定中國」的政策偏差導致「有產量沒產值」的經濟窮忙。如今,人力派遣、臨時僱用及部分工時的「非典型」受僱者多達七十二萬人,月薪兩萬元以下的上班族約一百零五萬人,將近一半薪水階級月入不到三萬元;如果扣除物價上漲,受僱者實質薪資倒退為十二年前水準。

在此同時,大幅上漲的房地產價格及租金、只漲不跌的民生物價、高達七十五倍的貧富(五%最高最低收入比)極度懸殊,導致眾多上班族成為「窮忙族」。如果把超時勞動的高工時上班族一併計入,「苦勞」或疲勞上班族階級遍地,年輕人普遍受害,高科技員工也難倖免。上班族景況如此不堪,連醫護人員也飽受「血汗醫院」壓榨,難怪「不是窮死、就是累死」成為五一勞動節抗議勞團上街頭喊出的心聲。

誠然,「窮忙族」的普遍,也與經濟全球化有關,但是,馬政府把「中國化」等同「全球化」,導致台灣的「窮忙族」更多,「苦勞」到處有。具體地說,馬英九以「終極統一」意識形態治國,由號稱「經濟總設計師」的蕭萬長輔佐,經濟政策獨沽中國一味,以致台灣薪資水準被較低廉的中國拉扯向下(生產要素價格均等化作用),就業機會因投資、消費、技術流向中國而大減。尤有甚者,實施中的ECFA正進一步使科技產業及金融資金西進中國,如今飽受其害的廣大「窮忙族」或「苦勞」,如果坐視這一政策繼續,現狀不是最悽慘的,更惡劣的還在後頭。

財金政策偏差 擴大貧富懸殊

馬政府罪過尚不止於此。除了產業及中國政策偏差,其財金政策也是擴大貧富懸殊的罪魁禍首。它沒有全盤規劃即大降遺產及贈與稅,是房地產市場投機套利的幫兇,讓更多庶民望屋興嘆。它獨厚單一族群,不惜冒違法之虞強為公務員加薪,但固定三%加法擴大高低公務員薪資差距,也為一般上班族製造相對剝奪感。它選在青黃不接時節提高公糧收購價格,稻農未受實益,只便宜中間米商。它以奢侈稅宣稱「打房」時又提供青年購屋利多,不僅未就「高房價、低薪資」改善問題,也顯然政策矛盾。

執政三年,庶民個人經濟深受其害,上班族淪為「窮忙」、「苦勞」者比比皆是;選總統這一票的抉擇,難道還不夠清楚嗎?

(作者盧世祥為資深新聞工作者)
自由時報

「九二共識」與大選
「馬統」執政三週年,藍調統媒紛紛做出慶賀民調,以《聯合》、《中國》兩報為例,馬支持度都大幅領先蔡英文;《聯合》用「拉開差距」、《中國》用「雙英風雲變」當標題。有趣的是,《聯合》馬民調為四十五%,隔一日《中時》民調馬支持度為三十五%。雖云民調家家可做,還是有差;《聯合》當然是比《中時》會做。

即使後台一片叫好,兩家藍媒民調出爐之前兩三天,藍營評論者南方朔卻在記者會中嘲諷馬英九是活在選票日益流失的恐懼中,可見慶賀民調旨在慶賀。這還不是孤例。據稱是趨勢專家的大前研一,儘管拍馬拍到不知所云,「看到馬總統民調數字,讓他很訝異」;明顯的慶賀民調並沒能拉抬「馬統」聲望。

二○一二年大選,有人(也非綠軍)大膽倡言,馬英九「大勢已去」!老實說,看衰「馬統」已成主流,連藍營內部都充斥失敗主義,已急著對蔡英文拉出紅線;好像蔡儼然總統了。

《聯合報》用社論要求「蔡英文大選前必須回答兩個問題」:一個是會不會特赦陳水扁;一個是接不接受九二共識。這雖是有問沒有答的問題,重點不在提問而在心態。《聯合報》已預設蔡英文可能當選,急切溢於文字。

不只《聯合報》如此,連「馬統」自己都掩不住為政權轉移做準備。「馬統」接受日本《朝日新聞》訪問,談到對中政策,竟然說出:「任何政黨拿到政權都必須支持『九二共識』…」,言下自是承認二○一二大選民進黨可能會贏,但強調民進黨不能違背「九二共識」。

與○八年大選情勢相比,從《聯合報》到馬英九,都思考敗選之後「九二共識」存亡問題。虛構的「九二共識」有什麼重要?為什麼即使藍營政權喪失了也要保?中國解放軍總參謀長陳炳德在華府時用一句話做了詮釋:「現在兩岸情勢已發生根本性變化」,這個「根本性」就在「九二共識」上。有了「九二共識」,就有「一中原則」,就有「中國台灣省」;其重要不言可喻。

歷史的吊詭也在此。原來兩岸「根本的結構性變化」繫於一派謊言的「九二共識」上。毛之不存皮將焉附,即使「馬統」也發現「九二共識」搖搖欲墜不保了。

(作者金恆煒,當代雜誌總編輯)

自由時報

馬毀圓環 郝拆女巫店
黃世澤

近日台北有一件看來是小事,但香港文化人奔走相告,有些還問筆者可以做什麼。台北獨立音樂的重鎮︱︱師大公館商圈的女巫店,當局以非商業區不許賣酒為由,準備趕走他們。

很多香港人喜歡來台北,因為喜歡台北那種人文氣息,但香港人很多都不知道,台北的人文氣息過去十多年,正被馬英九和郝龍斌兩人逐步清除。馬英九擔任市長時改建圓環夜市,結果圓環就被毀了,成為馬英九任內一大敗筆一。

而郝龍斌這傢伙沒文化,由花博期間他要求公務員跳什麼搞笑透頂的花博舞都可以看到。令人擔憂的是,郝、馬等人為了迎接中國遊客,可能把台北搞得庸俗化。像香港人最討厭的金紫荊廣場,那是中國佔領香港的象徵,那座金紫荊雕塑,以致香港回歸紀念碑,設計品味可以用爛來形容,但偏偏中國遊客最愛到哪裡觀光。

筆者擔憂台北市政府一方面以治安、衛生等為名,對台北的人文景點或文化重鎮開刀,一方面又以拚經濟為由,建築一些中國遊客感到興奮的景點,最好給他們台北已經被他們佔領的感覺,那就肯定非常糟。

因此,像女巫店之類的地方,台北市民需要去捍衛,不可以讓其成為圓環夜市之後,消失的另一個文化景點。

(作者是居港英籍時事評論員)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