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27, 2013

自由時報:不對的外交休兵政策導致一件對的事發生

 

傅雲欽評註:

 

自由時報在這篇社論的前面說:外交休兵政策導致舊金山中華總會館決議撤下「中華民國」國旗。這是在批判馬政府的外交休兵政策,可見自由時報認為「外交休兵」政策是不對的

 

但這篇社論的後面又說:舊金山中華總會館決議撤下「中華民國」國旗是一項進步。進步的事當然是對的事。

 

從上面這兩段論述可推論自由時報的結論是:「不對的外交休兵政策導致一件對的事發生」。這個報的邏輯真是高明。

 

 

從掛國旗事件看馬英九心態

社論

自由時報  2013-5-28

 

在美國舊金山登記的中華總會館,最近召開商董月會,討論是否要撤下懸掛已久的「中華民國」國旗,結果在場四十二人,有二十一票贊成、二十票反對、一票棄權,該會館因此宣布通過撤除大堂內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這個動作,讓僑委會、外交部、我駐舊金山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大為緊張,立刻阿Q地自行宣稱:出席人數未達半數,決議不算有效,重大提案必須四分之三通過,因此「不承認」這項臨時動議已經過關。但眾所周知,中國僑社要掛什麼旗,基於運作自主,絕不是「中華民國」政府能說了算的!

 

這起事件,呈現了極其荒謬的多個面向。首先,這個中華總會館成立於一八五四年,顯然,這是清國時代的中國移民會社,在過去一五九年間,隨著中國近代史的演變,牽動在美僑社組織的政治動向,例如,孫中山鼓吹驅逐韃虜階段,華僑為「革命之母」;在蔣介石、毛澤東爆發內戰後,渡江而過的紅軍由於實施共黨極權專政,使得敗逃到台灣的蔣氏政權爭取到這個僑社系統的支持,「青天白日」因此繼續掛為區分敵我的圖騰。這面旗,儘管與台灣沒太大關聯,但在台灣民選產生的李、扁執政時期,所謂「老僑」、「新僑」齟齬難免,然從未被正式卸下;於今,在馬英九執政五週年之際,在美的「老僑」卻以大動作「通過」撤旗,下一步當然是為改懸五星旗做準備,此一情勢消長,應當可稱是馬政府「外交休兵」、「僑務休兵」政策效果的具體展現

 

其次,在時間點上,馬英九在第二任一心要推動與「中國大陸」互設辦事處,並準備在國會休會後再加開臨時會強力通過海協會來台設處條例,這個高度複雜敏感的議題,同樣涉及要不要掛旗的爭點,但馬英九最近自己說:將來雙方互設的辦事處不會懸掛國旗,辦事處也不具有領事功能,這是為了遵守「中華民國憲法」。「一中憲法」居然規定在中國不能掛出「青天白日」,難道馬英九把憲法第一章總綱第六條給撕了?不過既然總統已經公開這麼解釋,中華總會館決定在支持中國的場域中把旗給撤了,這是遙相呼應,順理成章。馬政府各部會何必大驚小怪?

 

第三,中華總會館撤不撤旗事小,重要的是︰一個由全體台灣公民投票選出的總統與政府,政策方向與重點,理應以服務台灣國民為己任。但是這脈延續大中國、爭正統的殘餘,卻長期宰制台灣的政府組織、政策偏好。例如,僑務是否併入外交部的行政革新、組織再造工程,從來就無法於國民黨掌控的國會通過,被迫繼續維持體制與人員的臃腫龐大;僑委會在預算與服務配置上,甚至出現「華僑」、「台僑」的比重相對不均與差別待遇;尤其,馬英九上台後,把國家名器當作政黨酬庸、意識形態工具,立即大舉撤換前朝所聘任的台僑僑務委員之說早受詬病。把台灣人民納稅錢做此爭議使用後,現在中國僑社要與之劃清界線,台灣僑社的關照則產生排擠、明顯不足,這些政策錯誤失當,誰來負責?

 

舊金山中華總會館醞釀撤下「中華民國」國旗一事,從各種角度看來,此舉其實是一項進步。讓中國的歸中國,讓贗品不再透過諸多手段權充真品,還原馬政府「借殼上市」的虛妄,藉以督促從政者必須全面審視調整被中國幽靈扭曲的政策,誰曰不宜?下回馬英九再誑稱「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時,全民不妨請他先主張在中國掛出「中華民國」國旗再說!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