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pril 26, 2011

2011.4.27林保華:程序正義不可違背;茅于軾發文趕毛下神壇;溫家寶首帶妻見客;傳媒自我審查 回歸以來最嚴重;謝系遭疑謀「蔡謝配」

綠色參考

2011 4 27《綠色參考》
(提供林保華等人的評論與綠媒以外的信息、評論。)
網站:http://green-not-black.blogspot.com

〈林保華專欄〉程序正義不可違背
程序正義本來指的是一宗案件,不僅要判得公正、合理、合法,而且還應當使人感受到判決過程的公平與合理,這樣才能為公眾所認可。現在人們談的程序正義,已經不局限案件,而是包括一些重大事件。

就如馬英九為了保住國民黨在台北縣的席位而啟動行政區域的改革,炮製「五都」,把台北縣改為新北市而推遲選舉,從而有時間進行人事調度。

因此即使沒有一顆子彈,國民黨在新北市的勝選,也不符合程序正義的原則。

馬英九食髓知味,為了要選贏總統,又改變遊戲規則,企圖推行不在籍投票及立委與總統選舉的合併。在反對聲中,又裝得很克制的樣子,只取後者,放棄前者。表面上又說投票日期未定,可是放出輿論在對馬英九最有利的一月份的兩個日子(多數支持民進黨的學生忙於考試而無心投票,或多數支持馬英九的中國台商都已經回家過年)。這不但違法,而且也違反程序正義。

第一,為何投票日期不遷就原先總統投票日的三月,而取立委投票日期的一月?至少也是中間的二月呀。明顯是要卡住幾萬名可能支持民進黨候選人的首投族。

第二,既然日期未定,為何教育部已在安排推遲一月十四日的學測日期?可見早已內定了。

國民黨也臨時以「排羅條款」來對付出來選區域立委的「自己人」羅淑蕾,但最後民調羅淑蕾還是小贏蔣孝嚴。可見民眾看穿了馬英九排斥異己的伎倆。

因此馬英九以違反程序正義的手段對付民進黨,即使平時不關心公眾事務的民眾一次、兩次,被馬英九所欺騙,我相信最後民眾還是有醒覺的一天。雖然期間我們可能已經付出重大的代價。

民進黨的政治人物也不是完人,在過去執政時,也可能有違背程序正義的紀錄,雖然遠比國民黨少,但是也必須有反省的精神,才能贏得民眾的信任。政治人物也會有自己的情緒,面對國民黨的惡劣做法,憤慨之餘,也會以同樣的手段來反擊,結果就得出「比爛」的效果,也影響民眾對民進黨的信任,更容易被國民黨的「烏賊戰術」所操弄。因此強調「理性」就是這個道理。

馬英九民調一直低迷,與他一直算計而漠視程序正義有關。民進黨在民眾的信任度要提高,也必須強調程序正義的重要。其實,何止在對待馬英九與國民黨,即使在處理內部事務上,也必須如此,不能因為這是內部事務而放縱自己;這樣才能贏回過去被抹黑的形象,重塑公信力。

民進黨經過總統初選後,即將公佈民調數字。不論誰輸誰贏,希望支持者在熱血沸騰後,會冷靜下來,不要發出不利於團結的言論。輸的一方,不要在接受結果、發揚民主風度的時候,還聲稱「技不如人」,即使過程有些瑕疵。贏的一方更不可以把不支持自己的一方當作仇人進行報復,這些才是對「團結」的真正考驗。

我們也應當給民調勝出者以最大空間來選擇認為最有利的競選夥伴,然後大家合力輔選。如果民進黨能夠再度執政,則應該放手任用一切有能力有操守的幹部,不分派系,甚至願意與民進黨合作的國民黨人士。民進黨必須有這方面的雅量與誠意,台灣才有真正的團結,共同守護台灣的主體價值。

(作者林保華為資深時事評論員,http://blog.pixnet.net/LingFengComment
自由時報

「禍國殃民總後台 還在天安門掛着」
茅于軾發文趕毛下神壇
20110427   香港蘋果日報



大膽敢言的中國經濟學家茅于軾。互聯網



北京異見學者茅于軾昨發表文章「把毛澤東還原成人」,歷數中共已故領袖毛澤東的罪惡,包括心理陰暗、搞階級鬥爭、害死五千萬人、將國家領至崩潰邊緣等,指這個「禍國殃民總後台」至今還在天安門城樓上掛着,「中國的滑稽劇還沒有真正謝幕」。文章引起轟動。茅對本報坦言,發文目的是要將毛「徹底趕下神壇」。

茅于軾的文章昨刊於內地財新網。該網站隸屬官方《浙江日報》報業集團屬下財新傳媒集團,該集團名下有《新世紀》周刊、財新網、《中國改革》雜誌等,總編輯是《財經》雜誌前主編胡舒立,集團顧問包括中國著名經濟學者吳敬璉、國務院參事室研究員保育鈞,以及北京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徐泓等。



斥毛淫婦女無數
放大圖片

在茅于軾筆下,毛澤東儼如一個十惡不赦的混世魔王。


茅于軾昨接受本報電話查詢時坦稱,明白如此文字能在媒體公開出現「確實不容易」,稱「現在評價毛澤東已不是禁區,怎麼評就不應只由官方說了算,總得聽不同看法吧」。他希望當局大度一點,「不要一下子就刪了」。該文甫出即廣被轉貼,僅財新網跟貼評論昨日就有 3,000多,叫好聲不絕。
這篇長達 5,000多字的文章堪稱是一篇討毛檄文,用詞尖刻直白,指毛澤東「終究要完全走下神壇,剝離神像外衣,接受公正評判」;文章歷數中共建政後毛的種種罪惡,包括搞大躍進致三年災荒餓死三千多萬人,為逃脫責任又發動文化大革命、逼死政治對手,更指毛姦淫婦女無數,因他在神壇上無人敢言等。

「滑稽劇沒謝幕」
放大圖片

發表茅于軾「討毛檄文」的財新網。


文章將毛描繪成一個心理陰暗、十惡不赦的變態惡魔,指毛是「四人幫」(毛的遺孀江青、王洪文、張春橋、姚文元,毛死後被華國鋒及元老派發動宮廷政變拘捕)的頭頭,稱「這個禍國殃民的總後台還在天安門城樓上掛着,在大家每天用的鈔票上印着,中國的滑稽劇,還沒有真正謝幕」。
近年內地輿論對毛評價雖不乏貶言,但如茅文「踩到盡」,而且官媒公然刊出卻相當罕見。有網民跟貼稱「說得太真實了」,「現在就是需要茅老這樣敢言學者」!「他說那些事都歷歷在目。毛的影響至今荼毒我們,今天社會道德淪喪,就是那時荼毒延續」。但也有擁毛者狂罵茅,要他「滾出中國」,「當年沒滅了你算你福氣」!
本報記者

茅于軾文章摘錄
放大圖片

茅于軾痛斥毛澤東為個人私慾發動文化大革命。圖為文革時紅衞兵批鬥當權者場面。資料圖片


•「三年災荒中國餓死三千多萬人,超過中外餓死人最高紀錄。這無疑是毛澤東的責任。」
•「毛澤東姦污過不計其數婦女。但他在神壇上,他的人性獸慾方面誰也不敢說。」
•「毛澤東心理非常陰暗。國家由這樣一個人指揮,走到經濟政治雙崩潰邊緣一點不奇怪。」
•「他發動文化大革命,逼死劉少奇。他想消滅一切政治上的對手,為此完全瘋狂了。」
•「他最後幾年腦子唯一想的,就是毛家天下如何維持。和資產階級無產階級毫不相干。」
•「(中共建政後)因政治原因死亡達五千萬之眾,超過二戰死亡總數,造成人類史無前例生命損失。」
•「(蘇共前領袖)史太林通過殺人清除異黨,毛澤東目的不在殺人,而是讓他遭受侮辱和痛苦。」
•「毛澤東搞階級鬥爭,死人無數,但在所不惜。文革自殺很多不是一般人,有的還是他的朋友,但他絲毫沒有同情心。」
•「毛澤東還輸出理論,讓全世界殘酷鬥爭。所有遵從毛理論的人也許鬥得很開心,但擺脫不了貧困,無一例外。」
資料來源:茅于軾「把毛澤東還原成人」

茅于軾小檔案
年齡: 82
原籍:江蘇南京
學歷:上海交通大學畢業
經歷:
1950年代在鐵道部門工作
1957年被劃為右派下放勞動
1985年調中國社科院任研究員
1986年赴美國哈佛大學任註冊訪問學者
1993年退休後與其他經濟學家共創民間天則經濟研究所
簡介:
專研環境經濟、宏觀經濟及政治經濟,出版《擇優分配原理》、《財富是如何創造的》等專著;近年更多有批評時政言論,是《零八憲章》簽署者之一;去年 10月劉曉波獲諾貝爾和平獎後,他一度被禁止出境。

溫總首次帶妻見客

20110427   香港蘋果日報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中南海宴請香港老左派吳康民,令人意外的是竟有溫夫人張蓓莉作陪!這是溫家寶夫婦近年首次有合照曝光,也是近年溫家寶首次攜夫人會客、公開亮相。溫家寶攜夫人會晤吳康民夫婦,有凸顯家庭氣氛之意,既是對吳康民夫人的禮貌,也似乎有意將會面界定為私人會晤,冲淡其政治影響。
溫家寶擔任總理八年來,無論出國訪問、在北京會見外賓,還是到各省視察,從未攜夫人同行,以致引起外界各種猜測。海外多認為,原因在於張蓓莉是中國珠寶界「大姐大」,與溫家寶的平民總理形象不相襯。



相中只戴絲巾不見珠寶
放大圖片

近年所見的溫家寶與張蓓莉合照,多是黑白照片,圖為二人於 1974年抱着友人孩子及子女的合照。


而最新的照片顯示,站在溫家寶右側的張蓓莉,只戴了一條色彩鮮艷的絲巾,見不到曾引起傳媒關注的珠寶首飾。
網絡上近年所見的溫家寶與張蓓莉合照,多是攝於六、七十年代的黑白照片。而張蓓莉最受矚目的一次公開露面,則是 2007年出席台商在北京舉辦的珠寶展,被拍到手戴寶石戒指。台灣珠寶商當時表示:「總理夫人出門戴的東西都是非常高級的,她手上戴的(戒指)都最少一個要兩百萬(元)人民幣以上的。」事件被廣泛報道,連累溫家寶的形象受損。
溫家寶與張蓓莉是六十年代任職甘肅省地質局時相識。溫家寶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張蓓莉則畢業於蘭州大學地質地理系,比溫家寶大一歲,即出生於 1941年,今年 70歲。據稱,她是珠寶鑑賞專家,在業界有「點石成金」之力,曾擔任北京戴夢得珠寶公司董事長。官網資料顯示,張現任國土資源部珠寶玉石首飾管理中心主任、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中國組

----------------------------



香港老左論政驚動中南海
溫家寶召見吳康民
20110427


【本報訊】特首曾蔭權及其管治班子面對近日種種社會矛盾顯得束手無策之際,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上周六突然秘密單獨接見香港左派元老級人物、曾多次撰文公開批評政府施政失誤的前港區人大代表吳康民,表面上溫、吳兩人只是「閒話家常、無所不談」,但吳康民透露曾向溫家寶反映對下屆特首人選的意見,並談論中港政治議題,他引述溫家寶稱,香港仍有一些問題和矛盾未解決。
記者:莫劍弦、林俊謙

吳康民昨午突然透過培僑教育機構發出新聞稿,表示上周六獲溫家寶在中南海紫光殿總理辦公室單獨接見,新聞稿指出,溫總理 2009 8 14日曾寫了一封親筆信給他,稱常在香港報刊上看到吳康民的短文和評論,那些分析和見解給他不少啟示,所以邀請吳到北京見面,可是吳兩次去北京,也因溫家寶事忙而未能安排。
直到今年 1月,溫家寶得知吳 4月底到北京參加清華大學百年慶典,遂安排上周六在中南海紫光殿總理辦公室接見吳康民,兩人除了詳談了一個半小時外,溫家寶夫婦更宴請吳氏夫婦,席間更親筆簽名贈送紫光殿藏畫影印本一巨冊。溫家寶同意他為今次見面發稿,也沒有要求不可將內容公開。



討論香港「矛盾仍未解決」
吳康民昨日接受多個電視台訪問時,形容雙方談話無特定題目,「閒話家常、無所不談」,但吳康民過去一年多以來曾多次撰文批評香港特區政府施政,包括批評關愛基金不能解決社會矛盾,特區政府施政失誤,無法消除社會矛盾,吳康民更承認會面時曾主動向溫家寶提及寫過一篇名為〈誰能維穩,便是真命天子!〉的文章,溫家寶稱已讀過,「咁佢(溫家寶)就笑吓,但冇話香港下任行政長官由邊個做好啲」。
雙方又討論了現時香港的社會問題,但溫家寶只是聽,沒有回應,吳康民接受亞視訪問時則稱,溫家寶認為「香港有啲問題,仲係未能好好解決,有一啲矛盾仍未解決」。



溫:封建文革致不說真話
兩人又談論內地政治議題,吳康民指溫形容內地有兩股勢力,令人不肯說真話,「一股係封建的殘餘,一股係文化大革命的遺毒,呢兩種嘢,影響現時有啲人唔肯講真話,係咁講大話、套話」。
吳康民認為溫家寶接見他,是出於對年老愛國人士的尊敬,形容會面氣氛輕鬆及親切,像朋友敍舊一樣。國務院港澳辦公室則拒絕評論今次溫、吳二人會面。有親北京政界人士形容今次事件並不尋常,「以往中央領導有單獨接見香港社會人士,但一般係唔會公開,好似今次溫總同意將私下見面發新聞稿,係相當唔尋常,唔係只係尊敬老愛國人士咁簡單」。該人士相信溫想借此表達他的政治信念,「佢或者想藉此顯示佢係開明,肯聽香港人意見」。
民主黨主席何俊仁認為,溫家寶想藉此顯示他的開明立場,認同進行政治改革,但另一方面北京又大舉拘捕艾未未等維權人士,溫家寶的做法根本無助香港認同他的想法,「香港人只會覺得你係做戲,只係搞形象工程」。
時事評論員程翔表示,國家領導人過去亦會與建制派人士會面,但今次特別和罕見之處,在於高調公開雙方曾經見面的情況,相信溫家寶是想藉今次會面,向外界表示自己與吳康民提倡進行政治改革的立場相同。



吳康民近年言論及評論文章
「以目前形勢來看,北京對( 2012年特首)人選的第一要求是維穩。」
──〈誰能維穩,便是真命天子!〉
2011 4 11日刊於《明報》

「最終都係要派錢 6,000元,點解最初唔做呢?家特區政府同曾俊華認真兩面不是人呀!」
──報章訪問  2011

「關愛基金區區 100億,要解決香港貧富懸殊,及社會各種矛盾,未能起太大作用。」
──報章訪問  2010 11 1

「從胡主席這一行動的效果看來,對香港首富的過度重視。」
──〈胡錦濤為什麼高調接見李嘉誠?〉
2010 9 11日刊於《明報》



放大圖片

曾蔭權


「游說工作比較重要,做騷比較次要。」
──報章訪問中指出曾蔭權政改落區起錨作用不大
2010 5 31

「曹二寶十分肯定中央對香港行使憲制權力,『因此香港的管治力量就必然是兩支隊伍』,這是偷換概念。」
──〈香港有另一支管治隊伍嗎?〉中評論中聯辦研究部長曹二寶的兩支管治梯隊論
2009 4 24日刊於《明報》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



拆局
單獨接見 疏導左派怨氣
20110427


總理溫家寶罕有地單獨接見吳康民,引起政界議論紛紛,特別是雙方曾討論下屆特首人選,以及香港政治情況等「敏感」話題,更令政界人士對今次見面有不少猜想。不過,有親北京政界人士認為,溫家寶今次接見吳康民的最重要目的,相信是疏導香港左派人士的怨氣,因為中央對即將來臨的立法會及特首選舉部署,仍須爭取左派人士全力支持。



平息不滿為選舉部署
有親北京政界人士指出,對上一次中央領導公開單獨接見香港人,應是國家主席胡錦濤去年 9月於深圳接見長實集團主席李嘉誠,當時除了引起香港政、商界極大反響,左派陣營也發出強烈不滿聲音,認為中央領導不應單獨接見個別大地產商,吳康民當時也曾公開對此表示異議。
事實上,不少左派人士對特首曾蔭權上場後未有重視愛國愛港人士,甚至一度拉攏泛民主派合作,顯得十分不滿;政改一役中,中央政府最後關頭更選擇與民主黨合作,接受泛民方案,更令左派人士充滿怨憤,「好多左派人士事後覺得中央冇理佢哋感受,要佢哋頂住泛民,最後竟然係中央走去同泛民合作,令好多左派人士好大怨氣,覺得中央唔重視佢哋」。
該親北京人士相信,中央或許是想借今次見面安撫左派人士,顯示中央領導仍然重視他們,未有忽略左派人士對香港的重要性,希望可以平息他們不滿,加強團結香港愛國陣營,以免影響對快將來臨的立法會及特首選舉部署。本報記者

(林保華按清華大學百年校史中共不提擔任校長17年的梅貽琦,因為他
確立"民主治校"原則,並且清廉;無獨有偶,國民黨紀念民國百年的軍史,
也隻字不提把黨軍改造為國家軍隊的李登輝、陳水扁兩任總統。國共真是一個
模子塑造出來的,難怪胡錦濤、馬英九惺惺相惜也。)

清華長短
雲上風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April 26, 2011 06:00 AM | 431 | 0  | 2  |  |
清華百年之慶,餘韻未消,民間議論風生,甚至有人要「曬」帳本,說清華
百年大慶花了多少錢。其實以清華的地位,就算教育經費不撥用,這億元人
民幣極易湊到。值得討論的餘韻,是清華百年的說短論長。

怎麼會去議清華長短呢,是因紀念百年,就算不去反思,怎麼也應回顧下歷
史,這回顧的功夫,今天的清華也做了,但做得令一些清華人百感交集,令
我等局外人也會縮縮肩膀嘆道,怎麼能這樣?

人們之所以有感有嘆,是因為清華這回有個揚短而避長故事。先說揚短,就
是清華大慶,請回了蒯司令,蒯司令既未淹入校友人海,反來得有些高調,
由之引來廣泛驚嘆。

所謂蒯司令者,即文革時紅衛兵清華井岡山兵團第一把手蒯司令及首都大專
院校紅衛兵革命造反總司令部蒯副司令,著名的蒯大富是也。蒯大富當年在
清華,可以說領政了兩年,是最短的清華控制者之一,在歷史上,這當有一
筆。

但清華敢於揚短,也敢於避長,那就是把清華歷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校長梅
貽琦,在清華百年長史中給避了去。這令很多讀了清華史的人,既不解,更
不滿。

今天清華管事者,要把梅校長給「避長」,自有分數。因梅校長做了三件事
,極易令後人自愧自卑,其一,梅校長是首位清華人自選校長,且治校可長
17年;其二,梅校長之治校,不僅辦學理念獨到,還確立了「民主治校」
原則;其三,梅貽琦清廉出名,不要特權,還敢做雜役之事。

還有一點可能更敏感,那就是當年國共之戰,梅貽琦延續清華血脈,在台灣
創辦新竹清華大學。兩岸清大,今天已成一段佳話,但心胸不寬者,還是不
能「正確對待」。《北京觀察》

280頁建軍史話漫畫出爐 百年軍史 袁世凱占2 李扁沒半字
2011-04-26 中國時報 【吳明杰/台北報導】
放大

 ▲為慶祝建國百年,國防部特別繪製「永恆的輝煌」國軍建軍史話漫畫版專書。(陳麒全攝)

     為慶祝建國百年,國防部特別籌畫的「永恆的輝煌」國軍建軍史話漫畫今天出爐。在貫穿百年的軍史中,包括國父孫中山、先總統蔣中正、蔣經國到現在的馬英九總統都陸續登場,連民初企圖恢復帝制的袁世凱都有著墨,不過卻跳過也曾任國軍三軍統帥的前總統李登輝和陳水扁兩人,通篇隻字未提。

     民進黨立委蔡煌瑯批評,李、扁的功過不是國防部能定論,這本偏頗、不完整交代史實的漫畫,不僅沒辦法反映真實國軍歷史,更是逢迎拍馬,民眾無法接受,也是浪費公帑,他一定找國防部算帳。

     這本首部國軍建軍百年史漫畫厚達兩百八十頁,國防部召集了九名軍中漫畫高手,在三個月內不眠不休創造出這本用以吸引年輕人閱讀,並認識國軍歷史精神的漫畫,國防部強調史實部分都特別考證並請學者評審,相當嚴謹。

     不過相較於漫畫中馬英九總統在八八水災現身,並指示軍方救災還有慰問災民,展現了無比的親民愛民風範,漫畫內容在描述更早前國軍參與九二一震災時,卻僅提到「總統已經前往災區」,以及「總統已簽署緊急命令」,就是未提及當時的總統李登輝三個字。

     民進黨執政的八年期間,依據書中第五章交代從民國六十七到九十九年的國軍相關事件表中,除了將九十年發生的美國九一一事件,我國將反恐納入國防政策外,長達八年的國軍建軍發展猶如一片空白,國軍形同不存在,當時任三軍統帥達八年之久的陳水扁也跟著消失。

     反而是在書中首篇描述建國初期的內容中,連企圖建立「洪憲帝制」的袁世凱都還占有兩頁篇幅,而國父孫中山更是全書出現頻率最高的中華民國總統,其次則是先總統蔣中正和蔣經國,馬總統則出現三次畫面。

港大民調:傳媒自我審查 回歸以來最嚴重
20110427   香港蘋果日報



【本報訊】報道還是不報道?誰在害怕中央政府?公眾認為本港傳媒自我審查的嚴重程度達至回歸以來新高。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最新調查發現, 54%市民認為本港新聞界有自我審查; 63%認為傳媒批評中央有顧忌。香港記者協會憂慮,傳媒自我審查情況逐漸「內在化」,最終毀掉本港新聞自由的核心價值。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本月 11日至 18日以電話訪問 1,003名市民,評價本港傳媒整體表現。調查顯示,市民對傳媒整體公信力評分,由去年 9月的 6.53分急跌至 6.03分;新聞自由滿意比率由 73%下跌至 68%
值得注意的是,多達 54%受訪市民認為傳媒有自我審查,是 1997年回歸以來新高,主要認為傳媒批評中央政府時有顧忌,比率高達 63%,只有 30%認為沒有顧忌;至於批評特區政府,亦有 35%市民認為有顧忌,較去年 9月微升一個百分點。



記協:已逐漸內在化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麥燕庭表示,該會 2007年也曾進行類似調查,已發現本港傳媒自我審查較回歸前嚴重,近年情況更逐漸「內在化」,甚至前線記者也放棄把關:「(記者)會好識做,有啲報道明知過唔到老細嗰關,就自己 cut(刪除)咗佢,或者做細佢。」她不諱言這情況在處理內地敏感新聞時更明顯。
麥燕庭舉例稱,內地異見藝術家艾未未被捕翌日,本港只有一家英文報章以頭版報道,其他媒體則以內版或較少篇幅處理,「艾未末被帶走係一個重要新聞,喺個版面度見到,你可以話係不成比例」。她坦言,自我審查比率達至回歸新高,無疑是敲響警號,希望傳媒做好把關,挽回市民信心,否則傳媒公信力會日漸下降。
調查亦指出,市民對整體新聞表現的滿意率較去年 9月下跌 10個百分點,僅 52%;不滿意則達 13%,上升 8個百分點。

司馬觀點:誰傷最大(江春男)
2011 0427 台蘋

蘇蔡兩人誰出線,都不意外,選舉有輸有贏,勝敗乃兵家常事,如敗得漂亮,保持民主風度,則雖敗猶榮。受傷的可能是謝長廷,謝系人馬點子太多,帳全算在謝身上,蔡陣營努力撇清,不願承擔罵名,抬轎的比坐轎的更賣力,這是民進黨初選最詭異的地方。


謝長廷打蘇反傷己
「唯一支持」和「蔡媽媽」的確有些創意,但如對方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雙方以毒攻毒,以畫符對法術,互吐劍光,選後再講團結,哪有可能,民進黨這塊招牌要擺哪裡去。
蔡陣營人多勢眾,兵強馬壯,看似眾望所歸,其實是雜牌軍,進一步看,似乎是「反蘇大聯盟」,以挺蔡為號召,以反蘇為策略。這裡面有政治恩怨,有現實利益,也有政治價值判斷的問題,這是政治遊戲的一部分,不足為奇,不過,謝系的反蘇情緒,顯然遠大於挺蔡,這場初選幾乎變成2008年蘇謝恩怨的延長賽。
當年謝蘇被迫送作堆,引起政治家暴,謝長廷甚感委曲,公開大吐苦水,但是蘇貞昌的委曲應該更多更大更重,因為他是被謝從美國硬拉回來的,蘇貞昌的民調在五都選舉之前,高居第一,顯然大出謝系意料之外。
謝長廷知識廣泛,才智敏銳,精於謀略,黨外「智多星」當之無愧,他的和解共生和兩岸論述均有創見,實為民進黨難得人才,但這次砲口對以前搭檔,損人不利己,蔡英文不一定領情,「和解共生」付諸流水,謝的傷最大,殊為可惜。


分裂的黨拉不下馬
初選過後,黨內一定大喊團結,但團結基礎在互相尊重,為對方保留顏面和退路。不論誰出線,敗方如以大局為重,將來還有機會,如無法瀟灑退場,未來政壇難以立足。
團結的民進黨不一定拉得下馬英九,分裂的民進黨更無可能,初選過後傷痕累累,初選過後民進黨的政治文化更受到考驗。

謝系頻惹議 遭疑謀「蔡謝配」
2011 0427 台蘋

楊蕙如前晚公布民進黨總統初選民調內容引起眾怒,由於楊被視為行政院前院長謝長廷人馬,且力挺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的謝系多次引發爭議,蘇營和前新系不少人質疑,謝賣力挺蔡是圖謀「蔡謝配」。但親謝人士昨反批,這是反謝力量的有心操作,謝系要角更說:「以蔡英文的個性,有可能這樣搓圓仔湯交換支持嗎?」


謝喊冤:禍從天降
謝系在這次初選全力動員挺蔡,謝系大將李應元是蔡營要角,謝長廷子弟兵阮昭雄是蔡辦發言人,與謝交好的總統府前祕書長葉菊蘭更全力抬轎。而謝率先喊出「唯一支持」,遭批「詐術」,謝系前立委曹來旺也遭控要求支持者接到民調電話時謊報年齡並回答唯一支持蔡,楊蕙如公布進行中的初選民調數據則引爆壓力鍋。
謝長廷昨在廣播喊冤:「我躺著睡也禍從天降!」對楊被視為「謝系」,謝說,楊是「朋友」,但現在不須撇清,「她被圍勦,像打落水狗一樣,朋友是承擔一點責任。」謝強調:「不可能是我叫她去用的,也扯不上陰謀論。」楊做錯事不可原諒,要付出代價,但大家不要無限上綱。


「說謝反蘇較貼切」
行政院前院長蘇貞昌日前表達絕不擔任副手後,隔天即有媒體評論可能出現「蔡謝配」,謝長廷曾回應:「這是企圖干擾初選,希望人民是智慧的。」蔡英文幕僚昨說,謝或有期待但不會強取,謝最在意的是維繫黨內影響力。黨內人士指出,謝與蘇宿怨甚深,說謝「反蘇」比較貼切。記者吳家翔、顏振凱、張麗娜




--

Join [I Love Taiwan] group
Email:
Visit this group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